蜡蚧轮枝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枸杞棉蚜取食行为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佳茹

作者: 郭佳茹;蒲占悦;柴军发;王小龙;洪波;王芳;贾彦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蚜;蜡蚧轮枝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取食行为;刺吸电位图谱技术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3 年 49 卷 006 期

页码: 139-146,1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枸杞棉蚜经2种蜡蚧轮枝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处理后的取食行为差异,本试验利用浸渍法对棉蚜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利用刺吸电位图谱技术对棉蚜在枸杞植株上的取食行为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棉蚜的死亡率随着制剂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处理后棉蚜的死亡率逐渐增加,第2天2种制剂最高浓度的校正死亡率达到40%以上.5 d后2种制剂的致死作用达到最强,其最高浓度处理下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6.97%和95.97%.2种蜡蚧轮枝菌可分散油悬浮剂3个浓度处理的棉蚜在总记录时间为8 h内均产生7种波形,分别是非刺探波np波、路径波C波、电位下降波pd波、韧皮部分泌唾液波E1波、韧皮部被动取食波E2波、机械阻碍波F波、木质部主动取食波G波.1#制剂np波和C波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余波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2#制剂np波和C波随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其余波随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棉蚜成虫拒食时间由长至短依次为2#制剂 1×106 cfu/mL 浓度、1 # 制剂 4 ×106 cfu/mL、2 #制剂 4 ×106 cfu/mL、1 # 制剂 1× 106 cfu/mL、2 #制剂 2.5 × 105 cfu/mL和1#制剂2.5×105 cfu/mL,2#制剂1×106 cfu/mL浓度对棉蚜的拒食作用最强.2种蜡蚧轮枝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枸杞棉蚜的取食行为都有影响,其中2#制剂对棉蚜产生的影响最大,可作为有效防控棉蚜种群的真菌杀虫剂.

分类号: S476.1

  • 相关文献

[1]蜡蚧轮枝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枸杞棉蚜的防效及温湿度对药效的影响. 郭佳茹,洪波,柴军发,王小龙,蒲占悦,王芳,贾彦霞. 2023

[2]应用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分析棉蚜取食刺探主动性. 李玲玉,李玲玉,张帅,姬继超,雒珺瑜,崔金杰. 2020

[3]棉蚜取食对苗期棉花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马妍,崔金杰,张帅,雒珺瑜,朱香镇,高雪珂. 2020

[4]棉蚜在不同棉花品种上的取食行为及相对取食量的研究. 郭予元. 1996

[5]转基因棉对棉蚜繁殖与取食行为的影响. 翟保平,张孝羲,崔金杰. 2002

[6]25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刘敬民,李万芳,许霞,李明月. 2015

[7]5%环磺酮可分散油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 姜宜飞,狄凤娟,宋俊华. 2016

[8]12%噻苯·敌草隆可分散油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 钱训,郭翠娟,王莉,张少军,范力欣. 2016

[9]农药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发展现状及展望. 胡帅,上官文杰,程雪健,李北兴,黄啟良,曹立冬. 2023

[10]不同增稠剂对农药可分散油悬浮剂稳定性的影响. 陈罗云,姜震东,刘江钰,郑鹭飞,吴学民. 2020

[11]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特点及展望. 陈福良. 2023

[12]蜡蚧轮枝菌的发酵培养及其代谢产物对害虫毒杀作用的初步研究. 李国霞,高希武,刘青春,严毓骅. 1995

[13]八株蜡蚧轮枝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烟蚜致病性的影响. 蔡春霞,李茂业,陈德鑫,潘敬,刘明科,齐禹哲,肖丽娜,任春燕,刁朝强,徐传涛,沈祥祥,邓双跃. 2018

[14]榕管蓟马防治高效菌株蜡蚧轮枝菌V3450固态发酵基质配方筛选. 余德亿,姚锦爱,黄鹏,董金龙. 2015

[15]蜡蚧轮枝菌耐药菌株防治蔬菜烟粉虱的效果研究. 范晓莉,谢明,万方浩,邱卫亮. 2003

[16]十种常用农药制剂对蜡蚧轮枝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张艳军,谢明. 2013

[17]土壤蜡蚧轮枝菌DNA提取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效果. 张艳军,谢明,贾开志. 2014

[18]蜡蚧轮枝菌固态发酵基质筛选和发酵条件研究. 刘春来,李新民,王克勤,刘兴龙,王爽,杨明秀. 2008

[19]若干杀虫剂、除草剂对蜡蚧轮枝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谢明,吴畅,邱卫亮,万方浩. 2000

[20]蜡蚧轮枝菌的碳·氮营养源研究. 刘春来,王爽,李新民,刘兴龙,夏吉星,杨帆,马玲.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