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实验技术及其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岗

作者: 李岗;吴声敢;蔡磊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彗星实验;单细胞凝胶电泳;DNA损伤;遗传毒性

期刊名称: 生态毒理学报

ISSN: 1673-5897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79-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彗星实验是瑞典科学家Ostling和Johanson于1984年发明的检测毒物DNA损伤效应的方法。它经历了从最初的微电泳技术、中性彗星实验、碱性彗星实验、酶切彗星实验和双向垂直彗尾彗星实验等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在毒理学、遗传学和环境生态科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国际组织推荐的测定遗传毒性的方法之一。彗星实验的关键点包括单细胞悬液的制备、细胞裂解液的成分与比例,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的浓度,电泳条件等。在典型应用领域,如蚯蚓、鱼、两栖动物、鼠和人的彗星实验很难找到标准实验方案。成功的彗星实验还需关注,实验设计时必须包括阳性对照,结果表述时必须有图为证,实验方案可能因物种或细胞而异。

分类号: X171.5

  • 相关文献

[1]苯并[a]芘和菲对缢蛏血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蒋玫,李磊,沈新强,许高鹏,杨杰青. 2015

[2]基于发光细菌法和鱼类暴露实验评价6种化学消油剂的遗传毒性. 徐广飞,崔志松,栾晓,郑立. 2017

[3]0~#柴油和东海平湖原油对黑鲷血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董冉,沈新强,蒋玫,李磊,杨杰青,许高鹏. 2017

[4]改良彗星实验检测黄曲霉毒素B_1致雏鸭DNA损伤. 王瑞国,苏晓鸥. 2009

[5]应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镉致鸡脾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效应. 李金龙,熊永忠,徐世文,李术,刘丽玲. 2006

[6]废电池浸出液对鲫鱼红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季遥,沈盎绿,平仙隐,马胜伟,沈新强. 2007

[7]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镉对中华倒刺钯肝细胞DNA的损伤. 宋超,贾旭淑,陈家长. 2013

[8]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镉对中华倒刺鲃肝细胞DNA的损伤. 宋超,贾旭淑,陈家长. 2013

[9]CCl_4对建鲤肝细胞DNA的毒性作用及对CYP3A基因表达的影响. 曹丽萍,贾睿,杜金梁,丁炜东,殷国俊. 2013

[10]增强UV-B辐射对芒果离体叶片染色体的损伤. 刘鹏,徐迟默,罗微,周开兵. 2012

[11]玉米赤霉烯酮对BHK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 韩薇,缪德年,赵志辉. 2013

[12]赭曲霉毒素A对BHK细胞毒害作用的研究. 韩薇,缪德年,张部昌,顾赛红,赵志辉. 2010

[13]普洱茶抗氧化制剂毒理学研究与安全性评价. 吴婧,孙世利,徐平,王岳飞. 2014

[14]一氧化碳发色罗非鱼片急性毒性与遗专毒性研究. 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赵永强,吴燕燕,钟志勇,戚勃,李春生,邓建朝. 2017

[15]辅酶Q10对小鼠体内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英文). 徐颖婕,帅莉,胡江,段德麟. 2016

[16]应用SOS/umu测试筛选抗丝裂霉素C遗传毒性的植物源细胞保护剂. 古绍彬,杨彬,贺嘉怡,吴影,杨剑波. 2013

[17]纳米材料对植物基因表达的影响及遗传毒性. 倪洪涛,张文彬,丁广洲. 2019

[18]灵芝子实体醇提取物的毒理研究. 汪雯翰,徐宾,张赫男,杨焱,庄海宁,唐传红,徐锦,贾薇,张劲松. 2017

[19]除草剂丁草胺对黄鳝的遗传毒性. 胡庚东,陈家长,吴伟,瞿建宏,范立民,吴进才. 2005

[20]壬基酚对红鲫、草鱼和鲢鱼的毒性及组织蓄积研究. 古燕,宋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