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其它杆状病毒关系的基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丽荣

作者: 杨丽荣;肖强;冷杨;徐海君;章亦卿;张传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ORF47同源基因;VP80基因;分子进化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05 年 01 期

页码: 68-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IragoidesfasciataNucleopolyhedrovirus(IrfaNPV)是新分离的一种杆状病毒。本研究克隆和分析了IrfaNPV的AcORF47同源基因和VP80基因。AcORF47同源基因与苜蓿丫纹夜蛾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californicamultiplenucleocapsidnucleopolyhedrovirus,MNPV,AcMNPV)的ORF47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mori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的ORF38有42%的同源性,与薄荷灰夜蛾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Rachiplusiaoumultiplenucleocapsidnucleopolyhedrovirus,RaouMNPV)的ORF44有40%的同源性。IrfaNPV的VP80C端222氨基酸与17种NPV特有结构蛋白VP80/P87有25%~58%同源性。在18种VP80/P87分子进化树上,IrfaNPV与AcMNPV、BmNPV和RaouMNPV的亲源关系最为接近。

分类号: S435.711

  • 相关文献

[1]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实用剂型的配制. 唐美君,肖强,郭华伟,殷坤山. 2007

[2]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的增殖动态与生产工艺. 唐美君,殷坤山,郭华伟,肖强. 2015

[3]BmNPV的PK基因和杆状病毒PK基因的进化分析. 张传溪,胡萃,何家禄,季平,吴祥甫. 1998

[4]茶毛虫NPV的P24、Rr1、Lef1基因及其分子进化分析. 聂婷婷,肖强,殷坤山,邢丽苹,张传溪. 2005

[5]茶刺蛾成虫的羽化昼夜节律. 包强,王沅江,周凌云,曾振. 2016

[6]茶刺蛾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包小村. 2009

[7]茶刺蛾危害后茶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变化. 韩宝瑜,包小村. 2011

[8]茶刺蛾的防治适期与防治指标. 唐美君,郭华伟,殷坤山,肖强. 2014

[9]茶刺蛾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唐美君,郭华伟,殷坤山. 2015

[10]茶刺蛾危害诱导茶树挥发物释放变化的研究. 李正文,肖蕾,王沅江,周凌云. 2013

[11]灰斑古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EcoRⅠ-U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杨丽荣,薛保国,刘红彦,王正军,王秀美. 2009

[12]Dicer蛋白分子的进化与结构研究进展. 刘新建,陶刚,刘永翔,刘作易. 2011

[13]核果类果树ITS序列分子进化及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王化坤,陶建敏,渠慎春,房经贵,马瑞娟,章镇,娄晓鸣. 2010

[14]査尔酮合成酶基因及其分子进化研究进展. 李苗,李国旗. 2015

[15]4株鸭坦布苏病毒包膜蛋白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及表达. 张琳,逯茂洋,胡北侠,蒋一男,许传田,杨少华,张贝,张秀美. 2013

[16]葡萄miR159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靶基因预测分析. 葛金涛,王丽丽,赵统利,刘兴满. 2018

[17]蜱螨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袁明龙,王进军. 2012

[18]植物查尔酮合成酶超基因家族组成及分子进化. 李苗,石磊,李国旗. 2016

[19]家蚕、野桑蚕线粒体Cyt 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及分子进化研究. 李爱玲,徐安英,沈兴家,唐顺明,张志芳,潘沈元. 2004

[20]半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郭仲龙,袁明龙.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