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枯萎病抗性鉴定的新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自力

作者: 冯自力;赵丽红;师勇强;朱荷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品种;枯萎病;包衣

期刊名称: 中国棉花

ISSN: 1000-632X

年卷期: 2013 年 40 卷 10 期

页码: 15-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文建立了一种棉花枯萎病抗性鉴定的新方法——适乐时包衣菌土营养钵法。通过设置菌土中枯萎菌的浓度梯度(0.4%、0.6%、0.8%、1.0%、2.0%),选用适乐时包衣和温汤浸种2种方法,统计出苗率和病情指数。结果显示,菌土浓度为0.4%和0.6%时,棉花品种的出苗率最高;菌土浓度为0.6%时,棉苗发病均匀,感病对照的实际病指在50左右。用适乐时包衣会显著提高出苗率,且对枯萎病的发生没有影响。该方法推荐使用的菌土浓度为0.6%,并结合使用适乐时包衣进行棉花材料和品种的抗枯萎病性鉴定。采用该方法分3批试验共鉴定了60个棉花品种,一致性好,可比性强,结果可靠。该方法具有准确、快捷和经济的特点。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枯萎病对不同抗性棉花光谱特性的影响. 简桂良,邹亚飞,程登发. 2007

[2]高巧种衣剂包衣对棉种发芽及棉蚜防治效果的影响. 赵俊丽,张寒霜,王永强,李伟明. 2010

[3]枯草芽孢杆菌种子包衣对棉花黄萎病抑制作用的研究. 娄善伟,张鹏忠,王大光,鹿秀云,边洋,那马加普,马腾飞,努尔塞吾来,张晓东. 2016

[4]42份棉花品种(系)对棉花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韦茂兔,俞琦英,朱开元,金关荣,王炜勇,冯清拾. 2004

[5]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种综合效益比较. 马奇祥,王振宇,崔小伟,郝俊杰,杜学云. 2010

[6]棉花枯、黄萎病的诊断与防治. 杨秀荣,刘水芳,孙淑琴. 2010

[7]利用目的基因转化技术培育棉花抗病新品种. 祝建波,崔百明,朱新霞,王爱英,陈正华,刘桂珍,李国英,简桂良,吴刚. 2002

[8]2015-2019年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枯黄萎病抗性评述. 赵丽红,赵丽红,冯自力,魏锋,冯鸿杰,师勇强,张亚林,朱荷琴. 2020

[9]“入田”拌种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张德政,张德政,朱荷琴,冯自力,师勇强,冯鸿杰,赵丽红,魏锋,彭军. 2020

[10]棉花幼苗根系分泌物与枯萎病关系的研究. 陈其煐,石磊岩. 1991

[11]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营养体亲和群及互补指数的研究. 王新华,喻宁莉,孙文姬,丁之铨. 2000

[12]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 张国丽,张国丽,谢宗铭,冯自力,李全胜,朱荷琴,吕宁,孙国清. 2020

[13]棉花高抗枯萎病抗源种质57-681的抗性特异性研究及应用. 谭永久,叶鹏盛,曾华兰,何炼,韦树谷. 2007

[14]氟节胺与杀菌剂复配防治棉花枯萎病的增效药剂筛选. 郑德有,左东云,王巧莲,吕丽敏,程海亮,顾爱星,宋国立. 2024

[15]棉萎克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试验示范初报. 焦光婧,金以龙,段兰玲,黄露,余学科,李根源,张西岭,薛中立. 2016

[16]棉花枯萎病抗性的QTL定位. 陈勋基,葛峰,王冬梅,师维军,徐利明,吴为人,黄全生. 2008

[17]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技术研究. 叶鹏盛,李琼芳,曾华兰,韦树谷,何炼. 2006

[18]棉花种质抗枯、黄萎病鉴定. 史大刚,宋天凤,司顺启,田逢秀. 1991

[19]2001-2013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抗枯、黄萎病性评述. 师勇强,李志芳,赵丽红,冯鸿杰,朱荷琴. 2014

[20]尖镰孢5-氧脯氨酸酶基因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娄慧,朱金成,韩泽刚,张薇.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