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促生菌及其混合微生物菌剂对莴笋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书超

作者: 黄书超;侯栋;岳宏忠;孔维萍;张东琴;李亚莉;撖冬荣;颉博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紫叶莴笋;生长;品质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1212-12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验证从莴笋根际分离筛选出的菌株GNB6、MGBC3、MGBD1及其混合菌剂对莴笋生长与品质的影响,进而确定不同菌株及混合菌剂的最佳用量,为研制莴笋专用促生菌剂提供依据,文章采用盆栽法,设置不同用量固氮菌A(2、4、6 mL·株-1)、溶磷菌B(2、4、6 mL·株-1)、分泌IAA菌C(2、4、6 mL·株-1)、混合微生物菌剂D(2、4、6 mL·株-1),及清水对照(CK)共计13个处理。结果表明:相同施肥条件下,添加适宜用量的单一和混合微生物菌剂能显著促进莴笋生长、提高莴笋的营养品质,并且可有效促进莴笋叶片花青素的积累,同时显著降低莴笋茎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其中,D3处理表现最好,较CK处理茎粗和单株鲜重分别增加24.71%和55.67%,茎和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83.49%和139.46%,茎和叶可溶性糖含量增加51.28%和29.19%,茎和叶VC含量增加88.89%和13.57%,茎中亚硝酸盐含量降低了1.47%,叶片花青素含量提高53.63%。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各处理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为:D3>B1>C2>B2>D2>A2>D1>C3>A1>A3>B3>C1>CK。综合分析发现,每种菌剂促生效果最适宜用量分别是A2(4 mL·株-1)、B1(2 mL·株-1)、C2(4 mL·株-1)、D3(6 mL·株-1),其中混合微生物菌剂D3(6 mL·株-1)对促进莴笋生长和改善品质的效果最佳。

分类号: S636.2

  • 相关文献

[1]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吕亮雨,段国珍,李发毅,苏彩风,樊光辉. 2023

[2]微生物菌剂对谷子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闫锋,董扬,赵富阳,侯晓敏,李清泉,曾玲玲,卢环,王冰雪. 2024

[3]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许文钊,白甜,程瑞,王林闯,罗德旭,刘欣,刘璐,顾妍,黄大跃,仲秀娟,孙玉东. 2024

[4]微生物菌剂对拱棚连作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高晶霞,牛勇琴,吴雪梅,王学梅,谢华. 2018

[5]稳定性肥料配施微生物菌剂对莴笋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蒯佳琳,马彦霞,侯栋,张玉鑫,姚拓,于庆文. 2021

[6]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旱砂田西瓜生长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杜少平,唐超男,马忠明,薛亮,漆永红,张俊峰,蒯佳琳. 2022

[7]减施化肥增施微生物菌剂对设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贵云,刘才宇,王朋成,朱培蕾,杨龙斌. 2017

[8]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保善存,樊光辉,李发毅. 2023

[9]基于微生物菌剂配施化肥对高原露地娃娃菜的效应研究. 蒯佳琳,侯栋,马彦霞,张玉鑫. 2023

[10]微生物菌剂对青梗菜土壤理化性质及生长的影响. 万水霞,李帆,王静,蒋光月,武际. 2022

[11]肥效微生物菌剂对魔芋及其栽培土壤的影响. 段曾平,周晓罡,汉瑞林,姚春馨,乔琦,王奕文,曾黎琼,杨自光. 2021

[12]微生物菌剂对金银花生长和品质的调控. 王琳,胡凯基,及华,李洪涛,李运朝,李超楠,章丽. 2022

[13]木霉菌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吕亮雨,段国珍,苏彩风,郭寰,樊光辉. 2022

[14]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何嘉,马婷慧,白小军,李清清,高立原,郝万亮,赵阳阳. 2021

[15]微生物菌剂在巨峰葡萄上的肥效试验. 王军,陈云,石磊,吕宁. 2020

[16]早熟耐抽薹紫叶莴笋新品种“红竹3号”的选育. 刘明霞,陶兴林,朱惠霞,侯栋,谢延林. 2022

[17]紫叶莴笋新品种红竹2号选育报告. 刘明霞,陶兴林,朱惠霞,杨海兴. 2020

[18]高寒旱作区紫叶莴笋全膜双垄三沟栽培技术. 缑红丽,刘明霞,陶兴林,朱惠霞. 2020

[19]高海拔半湿润地区紫叶莴笋全膜垄沟栽培技术. 陶兴林,刘明霞,朱惠霞,胡立敏. 2018

[20]永登县紫叶莴笋一年两茬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薛莲,王成宝,杨思存,张鹏,霍琳,董星晨.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