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不套袋栽培模式下桃小食心虫发生动态及性信息素诱杀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翟浩

作者: 翟浩;王金政;王贵平;薛晓敏;张勇;李晓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不套袋栽培;苹果;桃小食心虫;发生动态;性信息素诱杀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617-6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苹果不套袋栽培模式下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危害情况及性信息素的诱杀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性信息素监测和诱杀的方法,在烟台、威海、泰安3个苹果产区对不套袋栽培苹果园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及蛀果率进行了调查,并在泰安地区进行性信息素诱杀结合常规药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开展桃小食心虫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16年烟台、威海、泰安3个地区田间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始末期均为5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6~9月是桃小食心虫群体数量发生的高峰期,其中,田间共出现2次比较明显的高峰,桃小食心虫发生动态趋势、成虫发蛾高峰期和持续时间在2种栽培模式下的差异不显著。3个苹果产区不套袋栽培苹果园的桃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全年诱捕数量为2 148~5 384头·诱芯~(-1),显著高于套袋栽培苹果园的911~1 235头·诱芯~(-1);且不套袋栽培苹果园的桃小食心虫蛀果率为6.13%~8.63%,显著高于套袋栽培苹果园的0.38%~0.50%。在成虫发生期,7月初和9月初性信息素诱杀处理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效分别为63.70%和78.19%,低于常规药剂防治处理的66.62%和80.94%;而性信息素诱杀结合常规药剂处理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效分别为95.86%和96.85%,显著高于性信息素诱杀和常规药剂防治单独使用的效果。本研究为探明苹果不套袋栽培模式下桃小食心虫发生为害规律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开展桃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S436.611.2

  • 相关文献

[1]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下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 翟浩,张勇,李晓军,马亚男,余贤美,王金政,薛晓敏,范昆. 2017

[2]利用迷向散发器和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对梨树蛀果害虫的防控效果. 孙圣杰,任爱华,王晓祥,杨雪琳,李浩文,李贞,刘小侠. 2021

[3]桃小食心虫在苹果免套袋果园发生动态及双酰胺类杀虫剂的防治效果. 翟浩,王金政,李晓军,于树增,李方杰,薛晓敏,王贵平,陈汝. 2019

[4]甘肃省白银和张掖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发生动态. 李红旭,魏姿涵,曹素芳,贾煜婕,朱高锋,王威龙,赵鹏,田靖,李贞,马鸿波,张松斗,刘小侠. 2024

[5]桃小食心虫发生规椎与防治措施. 李海山,谭鑫,宋海舟. 2011

[6]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桃小食心虫飞行能力. 龚强,宫亚军,曹利军,郑小钰,蒲德强,黄琼,魏书军. 2020

[7]8种杀虫剂防治苹果园桃小食心虫试验. 张怀江,仇贵生,闫文涛,张平,郑运城,刘池林. 2011

[8]2019-2021年辽宁苹果产区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数据集. 岳强,闫文涛,刘池林,王春田,孙丽娜,张怀江,仇贵生. 2022

[9]桃小食心虫饲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赵楠,张思聪,于毅,周仙红,张安盛,门兴元,许永玉,李丽莉. 2012

[10]冀东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 郝宝锋,许长新,贺丽敏,焦蕊,于丽辰. 2011

[11]苹果主要食心虫的发生特点与科学防治技术. 孙瑞红,宫庆涛,武海斌,彭金海. 2017

[12]苹果无袋栽培条件下桃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技术. 翟浩,王贵平,薛晓敏,李晓军,王金政. 2018

[13]生物防治桃小食心虫与金纹细蛾试验. 翟玉柱,杨秀芬,杨怀文. 2003

[14]苹果桃小食心虫田间防治试验. 张勇,李晓军,曲健禄. 2003

[15]苹果不套袋栽培模式下梨小食心虫(鳞翅目:卷蛾科)发生动态及性迷向素的防治效果. 翟浩,王金政,薛晓敏,王来平,陈汝,聂佩显,张勇. 2019

[16]苹果园间作不同绿肥对害虫-天敌关系的影响及其生态调控技术. 谢晓丽,孙振宇,郭建国,岳德成,金社林. 2024

[17]渤海湾苹果产区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及综合防治策略. 仇贵生,闫文涛,张怀江,周宗山,吴玉星,迟福梅,徐成楠,殷万东. 2012

[18]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杨华,彭玉基,韩秀梅,郑伟,吴亚维. 2012

[19]应用斯氏线虫大面积防治桃小食心虫. 杨平,刘杰,刘南欣,韩日畴,张忆青,尹纯寿. 2000

[20]山楂桃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和喜田,王家民,张福珍.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