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双江4个山头晒青茶品质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欣雨

作者: 王欣雨;吴婷;鲁倩;周红杰;马玉青;李亚莉;杨莹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云南双江;晒青茶;感官品质;内含成分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3 年 14 卷 005 期

页码: 243-2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 探究云南双江4个山头(冰岛、小户赛、坝糯、荒山)春、夏、秋季晒青茶品质特征差异.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儿茶素含量,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咖啡碱含量等,并结合感官评价对4个山头茶叶品质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个山头同一季节、同一山头不同季节茶叶品质差异显著.冰岛三季的总儿茶素含量整体较高,其中春茶儿茶素总量最高,为21.39 mg/g.荒山秋茶儿茶素总量含量最低,为16.00 mg/g.冰岛三季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整体都处于较高水平,均值分别为44.97%、29.45%、3.57%和3.88%.内含成分差异使得不同的山头茶感官品质明显不同,冰岛的晒青茶甜醇回甘;小户赛的晒青茶浓强回甘;坝糯的晒青茶浓厚强烈,微涩;荒山的晒青茶醇厚,微涩.结论 冰岛是制作晒青茶的优质产区.除冰岛整体表现优异外,其余3个山头的样品表现也较为优异,说明双江县生产的晒青茶是加工普洱茶的优质原料.

分类号: TS272.7`O657.72

  • 相关文献

[1]勐海古树茶与生态茶品质化学研究. 陈玫,夏丽飞,梁名志,杨盛美,李晓霞. 2012

[2]有机白茶和常规白茶品质差异分析. 林燕萍,张见明,陈泉宾,黄毅彪,陈荣冰. 2020

[3]不同有机肥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黄静,周长虹,何安乐,黎娜,刘文武,周浩,包小村. 2018

[4]不同水分工夫红茶贮藏过程中主要内含成分及感官品质变化研究. 杨娟,李中林,钟应富,罗红玉,邬秀宏,袁林颖. 2018

[5]红茶贮藏过程中主要内含成分及感官品质变化的研究. 杨娟,钟应富,罗红玉,邬秀宏,张莹,袁林颖. 2017

[6]“永川秀芽”茶感官品质与内含成分关系的研究. 袁林颖,周正科,李中林,钟应富,邓敏,邬秀宏,张莹. 2010

[7]云南双江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的调查及病原检测. 李文凤,罗志明,黄应昆,王晓燕,尹炯. 2012

[8]基于代谢组学的‘云抗10号’晒青茶加工过程代谢物变化. 戴宇樵,吕才有,何鲁南,易超,刘学艳,黄雯,陈加敏. 2020

[9]晒青茶与烘青茶品质比较研究. 夏丽飞,蔡丽,韩丽,陈继伟,杨盛美,孙云南. 2010

[10]勐海晒青茶品质化学研究. 夏丽飞,梁名志,王丽,陈玫,杨盛美,蔡丽,孙云南,李友勇,王平盛,陈剑峰,浦绍柳,蒋晓应,刘军. 2012

[11]滇南古树晒青茶品质化学成分特征研究. 李友勇,方成刚,孙雪梅,刘本英,周萌,蒋会兵,段志芬,成浩,汪云刚. 2014

[12]不同月份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浦绍柳,夏丽飞,邓少春,周玉忠. 2015

[13]无性系良种与地方群体种晒青茶品质比较. 浦绍柳,李云锋,伍岗. 2010

[14]晒青茶杀青程度对后发酵的影响初探. 罗琼仙,何青元,李晓霞. 2010

[15]湿法超微粉碎程度对白蕉鲈鱼鱼骨架浆理化性质 及内含成分的影响. 陈雄,余以刚,张友胜,曾萍,张晓元. 2020

[16]德昂族酸茶研究进展. 梁名志,杨天铭,卢凤美,杨世达,张艺,何声灿. 2021

[17]两种叶面肥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 康彦凯,黄静,罗意,段继华,黄飞毅,雷雨,陈宇宏,李赛君. 2019

[18]云抗10号加工普洱茶工艺优化. 杨方慧,仝佳音,张艳梅,孙云南,汤海昆,夏丽飞. 2022

[19]茶与健康专题(二)茶叶内含成分及其保健功效. 陈宗懋. 2009

[20]基于代谢组学的云南白茶与福鼎白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高健健,陈丹,彭佳堃,吴文亮,蔡良绥,蔡亚威,田军,万云龙,孙威江,黄艳,王哲,林智,戴伟东.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