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玉米群体的构建及其改良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坤
作者: 张述宽;杨耀迥;苏琪;刘亚利;滕辉升;侯青光;陈辉云;韦德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群体构建;改良HS相互轮回选择;增益;改良效果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2 年 43 卷 11 期
页码: 1633-163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群体的创建和改良,扩大玉米种质基础,为广西玉米杂交育种提供新的优良种质。【方法】根据配合力测定和自交系的系谱分析结果和育种目标要求,分别应用37、26个优良自交系创建两个玉米基础群体GZPA和GZPB,应用经简化后的改良HS相互轮回选择法对两个群体进行遗传改良,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和遗传增益分析。【结果】经改良后,两群体杂交组合4个试点的平均产量增益为7.70%,其吐丝天数、开花间隙天数、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千粒重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有利增益。GZPA和GZPB平均产量增益分别为5.37%和4.85%;群体GZPA的吐丝天数、开花间隙天数、出籽率为负增益,其他性状为正增益,且株高、穗粗、穗行数的增益达显著水平;群体GZPB的吐丝天数、开花间隙天数、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为正增益,其他性状为负增益。两个群体改良前后性状变异系数变化较小。【结论】简化后的改良HS相互轮回选择法对两个群体的改良效果明显,两个群体内仍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可作进一步改良。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配子选择法对玉米自交系QB506的遗传改良效果. 陈建军,陈泽辉,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兰琴英,王安康,刘鹏飞. 2016
[2]优良玉米自交系QR273改良系的遗传特征及其改良效果. 胡兴,陈泽辉,郭向阳,祝云芳,王安贵,赵丽,兰琴英. 2014
[3]改良HS相互轮回选择法对两个玉米群体的改良. 彭泽斌,田志国,刘新芝. 2004
[4]改良HS相互轮回选择与玉米育种. 彭泽斌,田志国. 2004
[5]密植型玉米种质群体的构建与应用. 张文忠,宋殿珍,常海霞,栗红生,刘景秀,杨国英. 2012
[6]林木种子园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王昊. 2013
[7]洪涝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灾后田管与补改种技术. 吴文革,陈金华,许有尊,季雅岚,孔令娟,习敏,周永进,孔令聪. 2020
[8]寒地粳型超级稻群体构建及其超高产特征研究. 陈书强,杨丽敏,赵海新,杜晓东,周通,薛菁芳,潘国君,王秋玉. 2015
[9]寒地粳型超级稻群体构建及其超高产特征研究(英文). 陈书强,薛菁芳,杨丽敏,赵海新,杜晓东,周通,王翠,张献国,单丽丽,李敏,潘国君. 2016
[10]大豆群体构建杂交技术的研究. 史宏,任小俊,马俊奎,王勇,赵晶芸,刘学义. 2008
[11]桃地方品种分子连锁图谱构建的探讨. 章秋平,王力荣,李疆,曹珂,陈昌文,朱更瑞,方伟超. 2009
[12]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13]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比较评价. 贾利欣,贾利敏,赵瑞霞,牛素清. 2006
[14]玉米自交系414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薛林,印志同,胡加如,陈国清,陆虎华. 2006
[15]广适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玉506穗部性状改良效应. 郭向阳,兰琴英,王安贵,祝云芳,刘鹏飞,陈泽辉. 2017
[16]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李波,许晶,刘虹,李素玲. 2014
[17]导入热带种质充成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京404. 孙伯陶. 1997
[18]应用同工酶鉴定玉自交系,杂交种纯度技术的研究. 赵久然,李举怀. 1996
[19]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 李向龙,张力全,张晓东. 2010
[20]Suwan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沈建华,任洪,徐如宏,王春梅.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外源独角金内酯对玉米幼苗盐胁迫的缓解效应
作者:史沉鱼;黄祯祯;梁美;梁振智;谢彦军;侯青光
关键词:独角金内酯;盐胁迫;玉米幼苗;生理效应
-
生物有机肥和无机复合肥一次性混施在甘蔗栽培中的效应
作者:韦德斌;周连芳;吴兰芳;刘江娟;陈潇航;李翔
关键词:甘蔗;生物有机肥+复合肥;混施;效应
-
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田润189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卢亚妮;侯青光;李宏滇;黄柄壬;韦贵剑;丘立杭
关键词:田润189;施肥量;种植密度;农艺性状;产量
-
玉米新品种"田润18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侯青光;李宏滇;卢亚妮;黄柄壬;韦贵剑;韩建娟;潘友生;蔡理文;韦亮羽;吴昆维
关键词:玉米;品种;选育;栽培
-
广西糯玉米品种种质构成及穗部性状选育探讨
作者:韦林汕;侯青光;黄柄壬;卢亚妮;韦贵剑;李宏滇;韦佳毅;蔡理文;韦敏超;韦成鲜
关键词:糯玉米;种质构成;种质组合;组配模式
-
鲜食玉米新品种甜糯糯626的选育
作者:黄柄壬;侯青光;卢亚妮;李宏滇;韦贵剑;杨溢鑫;韦佳乾
关键词:鲜食玉米;甜糯糯626;品种选育
-
大化县石山区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
作者:黄柄壬;李玲;李宏滇;梁东礼;黄美红;卢亚妮;侯青光
关键词:普通玉米;筛选试验;性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