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陆地棉置换系进行海岛棉主要性状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香墨

作者: 郭香墨;张永山;姚金波;刘海菊;褚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陆地棉;海岛棉;农艺性状;置换系;染色体定位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08 年 20 卷 01 期

页码: 72-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海岛棉染色体置换陆地棉一对染色体或染色体臂的置换系,进行主要农艺性状、抗黄萎病性和纤维品质基因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海岛棉1号染色体可以增加株高;16、17、18、4号染色体携带降低铃数基因;22Lo、22Sh、16、11Sh、26Lo号染色体可以提高衣分;大部分染色体降低铃重。16、26Lo染色体可以增强抗黄萎病性。对纤维品质性状分析表明,14Sh、26Lo号染色体可以提高纤维长度;14Sh、15Sh号染色体可以提高强度;4号染色体可以降低麦克隆值;22Sh、16、22Lo、11Sh号染色体可以提高伸长率。推测这些染色体上可能具有对应性状的基因。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利用置换系检测棉花第22染色体短臂的产量相关性状QTLs. 张永山,陈伟,栾明宝,冯志迪,郭香墨. 2010

[2]基于PCR-SSR的棉花外源染色体片段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宿俊吉,陈红,邓福军,马麒,庞朝友,吴嫚,王成社,喻树迅. 2014

[3]陆海BC_4F_3和BC_4F_4代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葛瑞华,兰孟焦,石玉真,李俊文,刘爱英,王涛,袁有禄. 2012

[4]陆地棉CNGC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刘文豪,田琴,余渝,王旭文,马麒,司爱君,孔宪辉. 2021

[5]陆地棉Bt抗虫基因类型鉴定与染色体定位. 安百伟,赵亮,狄佳春,陈旭升. 2016

[6]陆地棉杯状叶突变体基因的SSR分子标记定位. 陈旭升,赵龙飞,赵亮,狄佳春. 2021

[7]陆地棉高秆突变体的激素变化与Tp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陈旭升,狄佳春,周向阳,赵亮. 2017

[8]海岛棉CSSLs分子评价及纤维品质、产量性状QTL定位. 李超,李超,李志坤,谷淇深,杨君,柯会锋,吴立强,王国宁,张艳,吴金华,张桂寅,阎媛媛,马峙英,王省芬. 2018

[9]施磷对棉花磷素积累、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张炎,姚银坤,胡伟,高媛,汤明尧. 2020

[10]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配套技术研究. 靖深蓉,刘少林,邢朝柱. 1993

[11]棉种储存年限对出苗的影响. 邓福军,贾红梅,林海,周小风,陈铀,郭玲玲,魏伟. 2000

[12]陆海BC4F2和BC4F3代换系的评价及纤维产量与品质相关QTL的检测. 兰孟焦,杨泽茂,石玉真,葛瑞华,李爱国,张保才,李俊文,商海红,刘爱英,王涛,袁有禄. 2011

[13]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研究. 张香桂,周宝良,陈松,张震林. 2003

[14]三个棉种茎尖培养再生植株培养基的研究. 贾景日,徐荣旗,刘金星. 1988

[15]陆海杂种高代回交自交系纤维细度性状相关性分析. 石玉真,李俊文,唐淑荣,刘爱英,于霁雯,褚平,袁有禄. 2009

[16]肾形线虫的筛选方法及其在陆地棉和海岛棉鉴定中的应用(英文). 郭香墨,J.N.金肯斯,J.C.麦克卡特. 2001

[17]陆海种间杂交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及其F1群体优势分析. 石玉真,刘爱英,李俊文,王淑芳,袁有禄. 2008

[18]棉花茎尖培养批量成苗. 奚元龄,魏振承,王月芳. 1987

[19]陆地棉与海岛棉纤维细胞伸长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比较(简报). 董合忠,申贵芳. 1997

[20]海岛棉和陆地棉棉铃生长发育规律的比较. 日孜旺古力·阿不都热合曼.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