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因子对黑龙江省茶藨子属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文博

作者: 赵文博;吴立仁;郭佰涛;张磊;周双;周春薇;房磊;李鹏举;刘佳;段亚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藨子属;气候因子;地理分布格局;冗余分析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1 期

页码: 2638-26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影响植物分布的诸多因素中,气候因子是最主要的因素.为探究气候因子对茶藨子属(Ribes)植物在黑龙江省分布格局的影响,本研究以6种茶藨子属植物为对象,利用ArcGIS技术,根据茶藨子属植物在黑龙江省地理分布点的经纬度信息和从WorldClim数据库中提取各分布点气候数据,采用核密度分析、Max?Ent模型、统计分析、线性回归方程、冗余分析以及蒙特卡洛检验等分析手段,量化各气候因子对茶藨子属植物地理分布差异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1)茶藨子属植物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的西北地区及东南地区,其中在西北地区分布尤为密集,具有明显的分布区重叠现象,分布区整体上具有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且Max?Ent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分布吻合.(2)降水量变异系数、等温性、年降水量、干燥度和最干月降水量主要影响黑龙江省茶藨子属植物在经度上的分布;最冷季度平均气温和最湿季度降水量主要影响黑龙江省茶藨子属植物在纬度上的分布.(3)冗余分析表明,气候因子在两轴的合计解释率为100%;蒙特卡洛检验进一步表明,对黑龙江省茶藨子属植物沿经纬度分布差异解释率最高的3个气候因子分别为:最冷季度平均气温(85.7%)、年降水量(54.2%)、最暖月最高气温(42.8%),表明这3个气候因子主导茶藨子属植物在黑龙江省的地理分布格局.

分类号: Q94

  • 相关文献

[1]青海高原茶藨子属树种资源与育苗技术. 王占林,樊光辉,贺永远,马玉林. 2012

[2]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物种多样性与分布格局. 张志文,白宏超,刘争,李文光,杨光,郑宝江. 2024

[3]中国三种濒危葡萄属(VitisL.)植物的地理分布模拟. 姜建福,樊秀彩,张颖,魏伟,康定明,刘崇怀. 2014

[4]西南地区红花龙胆分布格局模拟与气候变化影响评价. 沈涛,张霁,申仕康,赵艳丽,王元忠. 2017

[5]中国三种濒危葡萄属(Vitis L.)植物的地理分布模拟. 姜建福,樊秀彩,张颖,魏伟,康定明,刘崇怀. 2014

[6]中国冬青属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 周鹏,祝亚云,刘博,李飞,黄婧,张敏. 2022

[7]转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种植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柏凤,范春苗,尹俊琦,武奉慈,王大铭,宋新元. 2019

[8]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丁娜,周彦锋,宋江腾,蒋书伦,葛优,金贝,尤洋. 2015

[9]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戴媛媛,杨森,侯纯强,张彭如雁,杨文颖,张晶伟,刘克奉,刘宪斌. 2018

[10]万山群岛海域网采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戴明,刘华雪,吴风霞,巩秀玉,廖秀丽,黄洪辉. 2019

[11]辽东栎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对环境梯度的响应. 邓磊,关晋宏,张文辉. 2018

[12]澜沧江小湾库区2017—2019夏季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子. 彭梦,吴嘉伟,李罗新,谭凤霞,何秋杰,吴泽成,柴毅. 2022

[13]地表水水质时空变化及其与土地利用响应研究. 乔悦,国巧真,吴欢欢,臧金龙,彭程. 2020

[14]桑沟湾浮游植物粒径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李凤雪,蒋增杰,高亚平,杜美荣,王晓芹,李文豪,侯兴,董世鹏,王军威,张义涛. 2020

[15]三峡库区香溪河消落带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相关性. 徐建霞,王建柱. 2018

[16]澜沧江西藏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杜红春,朱挺兵,龚进玲,胡飞飞,陈康,杨德国. 2022

[17]基于DEA-SBM模型的主要玉米品种生产效率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杨印生,马琨,舒坤良. 2018

[18]农业废物好氧堆肥过程因子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张嘉超,曾光明,喻曼,陈耀宁,黄红丽,李辉,余震,彭亿. 2010

[19]荒漠区湿地植物群落分类排序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王启学,王兴,余轩,陈娟,宋乃平,吴旭东. 2023

[20]长期施加钾肥对小麦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翔,黄媛媛,宋聪,贾振华,贾良良,宋水山.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