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52个春玉米品种对玉米蚜和亚洲玉米螟的抗性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漆学伟

作者: 漆学伟;邸宁;梁玉勇;洪霖;贾志新;王旭明;王甦;程正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品种;抗虫性;种群动态;玉米蚜;亚洲玉米螟;产量;为害率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286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86-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估不同玉米品种对主要害虫的抗性水平,对选用抗虫品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首先通过种群动态调查确定江西省春玉米主要害虫种类,随后通过蚜量比值和茎秆蛀孔数筛选江西省52个推广春玉米品种中的玉米抗虫品种,最后通过果穗产量和危害率调查得到适合江西省种植的玉米抗虫品种。【结果】调查发现劳氏黏虫(Mythimna loreyi)、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为江西省南昌市春玉米主要害虫,其中玉米蚜和亚洲玉米螟种群数量相对较大。通过蚜量比值得出52个推广品种中有高抗蚜虫品种17个,抗蚜品种5个,中抗品种5个,敏感品种6个,高感品种17个;通过茎秆蛀孔数得出有高抗亚洲玉米螟品种12个,抗亚洲玉米螟品种有14个,中抗品种12个,敏感品种5个,高感品种9个。部分推广玉米品种抗蚜性较差时,其抗螟性则较强,而当抗螟性较差时,则其抗蚜性抗蚜性较强,但京科968、双甜726、万鲜甜6188既高抗蚜虫又高抗亚洲玉米螟;52个推广玉米品种10株产量为0.90~4.24 kg,产量最高的5个品种分别为万鲜甜6188、百沐达、维甜999、美玉爽甜糯502、京科968,推广玉米品种中大部分果穗为害率较高,除尚满帝、桂甜糯108、泰坦、百沐达、桂糯530,其余品种果穗为害率都在50%以上。【结论】江西省52个推广的玉米品种对害虫具有不同程度抗性,其在自然感虫状态下的产量也差异较大,结合抗虫性和产量指标得出万鲜甜6188和京科968既具有较强的抗蚜性、抗螟性,同时自然感虫状态下产量较高,推荐江西省春玉米种植万鲜甜6188和京科968。筛选得到的抗性品系也可为玉米抗虫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了候选材料和理论依据。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糯玉米与棉花间作对蚜虫种群的调控作用. 路献勇,李淑英,朱加保,程福如,刘方志,江本利,於春. 2017

[2]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玉米‘双抗12-5’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及对草甘膦的耐受性研究. 王江,武奉慈,刘新颖,冯树丹,宋新元. 2016

[3]转基因抗虫棉对亚洲玉米螟抗性的时空动态研究. 黄东林,史晓利,邹敏,王凤,张金华,柏立新. 2007

[4]GK22、苏抗103及其受体亲本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比较. 黄东林,王凤,邹敏,史晓利,柏立新. 2005

[5]中棉所45对亚洲玉米螟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黄东林,杨翠梅,史晓利,孙亚萍,刘汉勤,陈军,柏立新. 2007

[6]转Cry1A.401基因抗虫玉米CM8302和CM8303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研究. 王云鹤,武奉慈,谢树章,翁建峰,宋新元,杨小艳,李新海. 2024

[7]我国东北地区亚洲玉米螟种群发生动态与寄主植物来源. 解海翠,张天涛,白树雄,何康来,王振营. 2015

[8]珠江三角洲地区甜玉米地亚洲玉米螟及其卵寄生蜂的发生规律. 李敦松,黄少华,张宝鑫,王燕君,李惠陵. 2007

[9]蓟马类害虫在不同品种芒果上的种群动态及寄主选择性. 丁春霞,史梦竹,李建宇,杨红利,郑丽祯,傅建炜,尤民生. 2019

[10]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咖啡绿蚧周年发生规律研究. 李贵平. 2004

[11]影响吉林省玉米产量的因素. 冯艳春,郑洪兵,杜鹃,姚丽影. 2016

[12]裉饲兼用玉米中原单32号的育成与推广. 唐秀芝,张维强. 2001

[13]江苏沿海地区25个鲜食玉米品种引种效果初报. 赫明涛,王军,水玉林,张明. 2003

[14]青海优异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异及产量研究. 贺晨邦,马进福,王敏,何建兰,刘晓春. 2015

[15]不同品种玉米产量及其营养品质与毒素污染情况比较分析. 华晶忠,孟祥丽,鲁晓婷,刘笑笑,魏春雁. 2019

[16]施钾时期和施钾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倪大鹏,刘强,阴卫军,韩金龙,朱彦威,王同燕,阴才. 2007

[17]除草剂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徐田军,吕天放,赵久然,王荣焕,陈传永,刘月娥,刘秀芝,邢锦丰,王元东,刘春阁. 2018

[18]不同化控剂处理下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研究. 李慧明,段宏凯,平俊爱,李爱军,李卫东,杜志宏,吕鑫. 2016

[19]3个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的研究. 刘兴贰,才卓,孙发明,焦仁海,徐艳荣. 2006

[20]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化控剂作用下产量的差异分析. 程永钢,段宏凯,闫建宾,程彦俊,贺文文,穆艳芳,李卫东,冯万军.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