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硅唑与代森锰锌混配对梨黑星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建江

作者: 赵建江;张小风;王文桥;马志强;韩秀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氟硅唑;代森锰锌;梨黑星病菌;增效作用;田间防效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4 年 40 卷 03 期

页码: 195-1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氟硅唑与代森锰锌混配对梨黑星病菌的联合毒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氟硅唑、代森锰锌及其不同配比对梨黑星病菌的毒力,以Wadley公式进行评价,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氟硅唑与代森锰锌质量比为1∶20、1∶25、1∶30、1∶35和1∶40进行复配对菌丝生长均表现为增效,其中1∶25增效作用最明显,增效系数为2.68;在田间药效试验中,40%氟硅唑乳油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以质量比1∶25进行桶混,750~1 200倍稀释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与其单剂40%氟硅唑乳油8 000倍和对照药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 000倍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相当,但显著高于其单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的防治效果。氟硅唑与代森锰锌以1∶25进行桶混,可以在田间推广使用。

分类号: S436.612.13

  • 相关文献

[1]梨黑星病菌对氟硅唑的敏感性及与不同杀菌剂之间的交互抗性. 齐永志,张小风,赵卫松,王文桥,马志强,韩秀英. 2012

[2]霜脲氰和代森锰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离体活性及混合增效作用. 王文桥,马志强,韩秀英,李红霞,邵艳军. 2002

[3]甜菜尾孢菌对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的敏感性及杀菌剂对甜菜褐斑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刘梅,林杰,韩成贵. 2023

[4]3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 李宝燕,王英姿,刘学卿,任爱梅,赵玖华. 2014

[5]69%代森锰锌·精苯霜灵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效. 陈瑾,胡菡青,赖瑞联,吴如健. 2019

[6]24种杀菌剂及其相关配比对人参根腐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王燕,王春伟,高洁,崔丽丽,吕雁斌. 2014

[7]烯啶虫胺和氯噻啉复配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及田间防效. 刘章扬,谭奇美,刘哲铭,马海昊,朱航,刘佳,周小毛. 2023

[8]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治药剂增效配方筛选与应用. 邱良妙,刘其全,汪进仕,卢学松,占志雄. 2018

[9]梨黑星病菌抗药性研究进展. 齐永志,张小风,王文桥,马志强,赵卫松,韩秀英. 2010

[10]苹果及土壤中氟硅唑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牛艳,赵子丹,吴燕,王晓菁. 2012

[11]4种杀菌剂对温室辣椒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查仙芳,张亚峰,杜玉宁,沈瑞清,郭文忠,李晓凤. 2009

[12]氟硅唑可湿性粉剂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王晓菁,牛艳,姜瑞,吴燕. 2013

[13]氟硅唑在苹果和土壤中最终残留的研究. 赵子丹,杨利娟,梁月香,牛艳,吴燕,王晓菁. 2012

[14]20%氟硅唑可湿性粉剂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残留动态研究. 崔群英,王晓菁,张艳,姜瑞. 2012

[15]甘肃省枸杞炭疽病菌对4种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的敏感性. 张海英,刘永刚,李建军,张新瑞. 2019

[16]"华梨1号"梨不同脱萼处理的脱萼效果及果实品质. 杨晓平,李荣梅,马连奎,黄德馨,张俊,胡红菊. 2021

[17]氟硅唑微乳剂的研制. 王仪,郑斐能,石伶俐,刘西莉,刘铁斌. 2004

[18]草莓中吡虫啉和氟硅唑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 赵莉,占绣萍,颜伟中,宋卫国,马琳. 2016

[19]PBO与福星处理对“湘南梨”脱萼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杨晓平,李荣梅,黄德馨,杨枝茂,胡红菊. 2014

[20]3种新型杀菌剂对人参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及田间防病效果. 关一鸣,吴连举,王英平,逄世峰,李刚,刘廷惠.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