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小麦秸秆–毛叶苕子混合腐解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帅

作者: 谢帅;梁鑫宇;宋明丹;韩梅;李正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有机物料;腐解规律;养分释放;双库指数衰减模型;混合效应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2 年 28 卷 004 期

页码: 754-7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小麦秸秆、毛叶苕子及二者混合物料在耕层土壤还田后的腐解和养分释放规律,以期为青海高原有机物料还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将毛叶苕子(G)、麦秆(S)和麦秆+毛叶苕子混合(G+S)3种有机物料自然风干后,切成2 cm长,放入尼龙网袋,埋入20 cm深土壤中自然腐解,地表撂荒.在埋入土壤后的第7、14、28、42、72、117、162天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各处理干物质累积腐解率和养分释放率随腐解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升高,升高趋势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试验结束时均表现为G>G+S>S,3种有机物料的累积腐解率分别为81.93%(G)、51.65%(S)、64.17%(G+S),碳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5.30%(G)、46.66%(S)、62.77%(G+S),氮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8.29%(G)、31.83%(S)、66.78%(G+S),磷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71.30%(G)、62.66%(S)、68.24%(G+S),钾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8.24%(G)、94.62%(S)、97.40%(G+S).各处理的快速腐解期均为0~42天,各养分的快速释放期不同,碳是在0~7天,氮是在0~28天,磷是在0~14天,钾是在0~42天.通过双库指数衰减模型模拟发现,G、S、G+S处理易分解干物质量,分别占总质量的79.25%、53.62%、64.16%,各处理碳、氮、磷和钾的易分解比例均以G处理最高,钾的易分解比例以S处理最高.G+S处理的实测值(OBS)相较于预测值(EXP)提高了干物质量、碳、氮、磷和钾的易分解部分比例,分别提高了1.47%、6.02%、22.77%、5.41%和0.20%,并增加了碳、氮的平均周转天数,降低了磷、钾的平均周转天数.[结论]毛叶苕子、麦秆的累积腐解率分别为81.93%(G)、51.65%(S),二者混合后可达64.17%,毛叶苕子中的碳、氮、磷和钾的累积释放率高于麦秆.毛叶苕子中易分解部分的比例为79.25%,且碳、氮、磷和钾在易分解部分中的比例高于麦秆.毛叶苕子与麦秆混合后,调节了易分解部分比例以及其中的碳、氮、磷和钾含量,增加了碳、氮的平均周转天数,降低了磷、钾的平均周转天数,更有利于后茬作物对养分的利用.

分类号: S141.4

  • 相关文献

[1]不同装袋量下麦秆和毛叶苕子混合腐解特征. 刘婷,宋明丹,韩梅,梁鑫宇,李正鹏. 2024

[2]不同农作物秸秆腐解规律及模型预测评价. 梁鑫宇,宋明丹,韩梅,李正鹏. 2023

[3]秸秆腐解规律和养分释放特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刘方明,高玉山,孙云云,窦金刚,侯中华,刘慧涛,王立春. 2018

[4]松嫩平原盐碱地玉米秸秆腐解规律试验研究. 刘少东,汪春,姜薇,刘丹. 2018

[5]粉碎和添加菌剂对红壤区自然堆沤条件下稻秆养分释放的影响. 黄美福,罗文丽,区惠平,曾艳,黄金生,谭宏伟. 2014

[6]水稻秸秆腐解规律及养分释放特征. 周柳强,谭宏伟,李伏生. 2014

[7]砂滤管条件下不同有机物料的分解规律. 匡恩俊,迟凤琴,宿庆瑞,张久明,张晓伟,刘涛. 2010

[8]煤矿复垦区不同有机物料的分解特征. 陈兵,王小利,徐明岗,李然,李建华,靳东升,段英华,孙楠. 2020

[9]基于线性分位数混合效应的辽东山区红松冠幅模型. 佟艺玟,陈东升,冯健,高慧淋. 2022

[10]不同还田方式下大豆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匡恩俊. 2010

[11]水旱轮作条件下稻麦秸秆腐解规律研究. 信彩云,马惠,王瑜,赵庆雷,刘奇华,杨军,陈博聪,李景岭,林香青. 2019

[12]不同还田方式下玉米秸秆腐解规律的研究. 匡恩俊,迟凤琴,宿庆瑞,张久明,金梁. 2012

[13]华北地区棉田翻压冬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研究. 宁东峰,马卫萍,孙文彦,李志杰,王来清,曹卫东. 2011

[14]大豆绿肥腐解规律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秀领,闫旭东,徐玉鹏,刘艳坤,刘忠宽. 2011

[15]三江平原地区不同有机物料腐解规律的研究. 匡恩俊,迟凤琴,宿庆瑞,张久明,高中超. 2010

[16]稻田肥料减施对小麦秸秆腐解规律的影响. 信彩云,王瑜,赵庆雷,马惠. 2021

[17]施用氮肥对还田水稻秸秆腐解的影响. 王麒,宋秋来,冯延江,孙羽,曾宪楠,来永才. 2017

[18]黑龙江垦区玉米秸秆腐解规律试验研究. 刘少东,汪春,张伟,王汉羊. 2019

[19]苜蓿和草木樨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的研究`. 宿庆瑞,曹卫东,迟凤琴,于凤芝,王晓军,张久明,匡恩俊,张媛媛. 2010

[20]毛乌素沙地臭柏、油蒿细根分解过程中养分与能量的变化. 秦艳,胡永宁,王林和,那日苏,张国盛.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