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半湿润区不同玉米品种不同密度变化规律研究与高产栽培模式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运强

作者: 石运强;孙艳杰;邵勇;魏国才;南元涛;于海林;王宇先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品种;不同密度;变化规律;栽培模式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102-104

摘要: 本试验研究绥化、佳木斯、齐齐哈尔三个不同生态区背景下选育的3个玉米品种绥玉23、合玉29和嫩单23,在黑龙江省半湿润区(绥化市)进行栽培试验,确定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的栽培条件下,植株性状与产量性状应对同一气候条件的响应特征,为构建丰产抗逆玉米群体的量化指标体系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结果表明,3个玉米品种均在种植密度为4 500株/亩时达到最高产量;3个品种秃尖长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其中嫩单23变化趋势最小;3个品种增加种植密度时都会显著降低果穗的干物质重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翻耕覆膜直播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邓家琴,陈阳琴,万江红,潘中山,岳延滨. 2015

[2]减源对不同密度春玉米开花后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转运的影响. 曹玉军,吴杨,刘志铭,崔红,吕艳杰,姚凡云,魏雯雯,王永军. 2019

[3]不同密度槟榔问作对香草兰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王辉,庄辉发,宋应辉,赵青云,朱自慧,王华. 2012

[4]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土壤水分动态密度效应研究. 韩辉,张学利,党宏忠,白雪峰,郎明翰,宋鸽,刘春颖. 2024

[5]不同种植密度下大豆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王贤智,周蓉,单志慧,张晓娟,沙爱华,陈海峰,邱德珍,周新安. 2009

[6]不同密度槟榔间作对香草兰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王辉,庄辉发,宋应辉,赵青云,朱自慧,王华. 2012

[7]桂糖30号不同密度试验广西百色试点新植表现. . 2012

[8]桂北地区不同密度杉木林枯落物与土壤水文效应. 林立文,邓羽松,李佩琦,杨钙仁,蒋代华,黄智刚,雷震. 2020

[9]影响吉林省玉米产量的因素. 冯艳春,郑洪兵,杜鹃,姚丽影. 2016

[10]裉饲兼用玉米中原单32号的育成与推广. 唐秀芝,张维强. 2001

[11]适于滨海平原区种植的玉米品种筛选. 李辉,刘毅,孙彦铭. 2015

[12]不同玉米品种最佳播种期、密度与施肥水平的研究. 郝春雷,孟繁盛,李艳红,边丽梅,郑伟,张丽妍,张昊,董喆. 2012

[13]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王菁菁,徐珊珊,赵静红. 2016

[14]江苏沿海地区25个鲜食玉米品种引种效果初报. 赫明涛,王军,水玉林,张明. 2003

[15]玉米品种的耐瘠性研究. 霍可以,范成五,郑常祥,陈泽辉. 2007

[16]氮肥对不同产量水平的玉米茎叶含氮量的影响. 朱青,陈正刚,李剑. 2009

[17]高油、高淀粉玉米与不同杂优模式普通玉米油分和淀粉积累对比研究. 罗洋,金明华,苏义臣,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王青蓝. 2005

[18]玉米品种郑单958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 罗洋,岳玉兰,郑金玉,郑洪兵,李伟堂,刘武仁. 2008

[19]2005-2007年辽宁省玉米区试品种抗病性分析. 薛春生,马昌广,常程,李必富,王作英,石桂双. 2008

[20]不同品种玉米对粗缩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冒宇翔,薛林,陈中锦,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石明亮.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