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六亚甲基双胍对凡纳滨对虾不同生长阶段及饵料藻类的安全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群

作者: 王群;刘淇;李峰;李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聚六亚甲基双胍;饵料藻类;安全性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09 年 28 卷 03 期

页码: 179-1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药浴方式,研究了一种新型消毒剂——聚六亚甲基双胍对凡纳滨对虾受精卵、无节幼体、幼虾、成虾的毒性及饵料藻类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六亚甲基双胍对凡纳滨对虾幼虾24、48h的LC50为64.1mg·L-1和31.13mg·L-1,安全浓度Sc为2.20mg·L-1;聚六亚甲基双胍对凡纳滨对虾成虾24、48h的LC50为66.17mg·L-1和32.16mg·L-1,安全浓度Sc为2.28mg·L-1,为了保证凡纳滨对虾的安全性,聚六亚甲基双胍的用量应控制在0.5mg·L-1之内;聚六亚甲基双胍在125mg·L-1浓度内对受精卵的孵化率无明显影响,0.5mg·L-1浓度以内对无节幼体的变态率无明显影响。聚六亚甲基双胍对球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表现出了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对球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的生长不产生抑制的最高浓度为5mg·L-1;聚六亚甲基双胍对球等鞭金藻48、96、144h的EC50为27.01、34.95mg·L-1和33.14mg·L-1;亚心形扁藻为34.65、28.73mg·L-1和20.57mg·L-1,聚六亚甲基双胍对两种藻类的安全浓度分别3.5mg·L-1和2.9mg·L-1,表明聚六亚甲基双胍对亚心形扁藻的影响更明显。

分类号: X174

  • 相关文献

[1]聚六亚甲基双胍对金鱼嗜水气单胞菌的杀灭及金鱼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冯亚明,杨智景,顾海龙,王建国,朱峰,朱宏庆,戴传志. 2020

[2]聚六亚甲基双胍对中国对虾受精卵和无节幼体的影响及其杀菌效果研究. 秦志华,李健,刘淇. 2006

[3]不同生长阶段背角无齿蚌对养殖池塘藻类的摄食选择特征. 苏彦平,陈修报,刘洪波,武秀国,杨健. 2016

[4]饲料中添加潜在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菌群组成的影响. 李桂英,孙艳,宋晓玲,黄倢,谢国驷. 2013

[5]生物絮团在凡纳滨对虾封闭养殖试验中的形成条件及作用效果. 邓应能,赵培,孙运忠,杨丛海,黄倢. 2012

[6]氨氮胁迫下凡纳滨对虾对副溶血弧菌的易感性. 葛红星,李健,陈萍,梁忠秀,任海,李东利. 2014

[7]一株凡纳滨对虾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力分析. 张宝存,刘飞,边慧慧,刘杰,潘鲁青,黄倢. 2012

[8]饲料中添加食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风味的影响. 梁萌青,王士稳,王家林,常青. 2009

[9]凡纳滨对虾造血激素基因全长序列分析及其克隆与表达. 梁高峰,梁艳,成君军,张士璀,黄倢. 2012

[10]低盐度条件下的凡纳滨对虾幼虾亮氨酸营养需求. 刘福佳,李雪菲,刘永坚,田丽霞,杜震宇,张志豪,李宇明,阳会军. 2014

[11]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肝体比的影响. 刘穗华,曹俊明,黄燕华,赵红霞,蓝汉冰,严晶,张荣斌,刘丽. 2010

[12]乳酸菌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王国霞,黄燕华,周晔,董尚智,黄文庆,严琴. 2010

[13]低聚木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消化道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黄燕华,王国霞,刘襄河,周晔,黄文庆. 2010

[14]添加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影响. 叶建勇,单洪伟,王贤丰,马甡. 2016

[15]超高压处理对凡纳滨对虾品质的影响. 张蕾,陆海霞,励建荣. 2010

[16]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在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中的应用. 叶建勇,单洪伟,李色东,马甡. 2016

[17]周期性盐度波动对凡纳滨对虾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渗透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张丹,王芳,董双林. 2016

[18]短期饲喂黄曲霉毒素B_1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赵伟,王宝杰,刘梅,蒋克勇,齐灿灿,杨广,王雷. 2017

[19]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消化性蛋白酶的分布及种类. 曹启猛,于跃芹,王雷,王宝杰. 2016

[20]纳豆菌抗菌肽APNT-6对凡纳滨对虾的低温保鲜效果. 王东,孙力军,王雅玲,刘唤明,徐德峰,邓楚津,杜焕妍,励建荣.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