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蒜素和嘧菌酯及其复配剂对4种病原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文静

作者: 李文静;任立瑞;方文生;靳茜;颜冬冬;李园;王秋霞;曹坳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乙蒜素;嘧菌酯;病原菌;Colby法;复配;增效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3 年 51 卷 021 期

页码: 113-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明确乙蒜素和嘧菌酯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p.)4种病原真菌的毒力效果,同时扩大乙蒜素的防治谱,筛选新的杀菌剂组合物,为枯萎病和立枯病等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更多的选择,在室内离体条件下,使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先测定了乙蒜素和嘧菌酯对4种病原真菌的作用效果,并得到相应的毒力回归方程.结果表明,80%乙蒜素乳油对4种病原真菌的EC50分别为15.507、31.357、15.991、35.454 mg/L;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对4种病原真菌的EC50分别为13.142、1 039.924、12.116、0.023 mg/L.随后在室内离体条件下采用Colby法进一步评价乙蒜素和嘧菌酯对4种病原真菌的混用效果,结果表明,乙蒜素和嘧菌酯混合使用对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新拟盘多毛孢和刺盘孢属4种病原真菌表现出加成的作用效果.最后,对乙蒜素和嘧菌酯部分混配组合进行室内离体叶片试验,进一步验证乙蒜素和嘧菌酯的混配效果,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乙蒜素或嘧菌酯相比,乙蒜素和嘧菌酯混合使用对病原菌的防治效果显著增加.这一试验结果表明乙蒜素和嘧菌酯复配能够扩大杀菌剂的防治谱,同时也筛选出了新的杀菌剂组合,为多种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更为有效的药剂使用参考.

分类号: S481+.9

  • 相关文献

[1]复配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防治效果研究. 范文忠,张晓翔,王永志,孙达,吕雪. 2020

[2]芒果新病害露水斑病病菌9种单剂间复配增效配比筛选. 王赛格,蒲金基,杨永利,张贺,韦运谢,刘晓妹. 2015

[3]不同化学药剂及其复配剂对褐飞虱的作用活性. 王节萍,郭慧芳,方继朝. 2009

[4]几种杀虫剂对豆大蓟马的毒力测定及复配增效作用. 刘奎,唐良德,李鹏,韩志伟,邱海燕,付步礼,范咏梅. 2014

[5]多菌灵/戊唑醇复配对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菌株的活性增效作用. 毕秋艳,马志强,张小风,王文桥,韩秀英. 2010

[6]41%乙蒜素原药样品的气相色谱定量分析. 霍红伟,陈增良. 2007

[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蒜素的含量. 刘敬民,李万芳. 2014

[8]木薯细菌性萎蔫病飞防效果评价. 时涛,刘迎,徐春华,陆翠梅,黄贵修. 2019

[9]植物组培产业化生产中污染防控技术研究. 方丽,汪一婷,吕永平,Kumar,陈剑平,王汉荣. 2012

[10]乙蒜素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克永霞,陈诚,王剑,龚学书,卢代华,廖洋. 2018

[11]几种生物杀菌剂对食用菌脉孢霉的抑制作用. 夏先全,胡容平,王剑. 2015

[12]3种常用杀菌剂对不同来源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的毒力测定. 徐春华,时涛,朱飞凤,李超萍,黄贵修. 2017

[13]2010年柞蚕业强势增效的几点启示. 魏庆国. 2011

[14]五种植物精油对氟虫腈的增效与渗透促进作用. 吴玮,孙红霞,魏辉,占志雄,吴珍泉. 2008

[15]花生一年两熟地膜覆盖增产增效研究. 陆正明,胡廷会,吕建伟,马天进,宋筱康,李正强. 2015

[16]利用啶菌嗯唑福美双组合增效结果评价WADLEY方法影响因子. 毕秋艳,张小风,王文桥,韩秀英,马志强. 2009

[17]40%灭菌净增效作用与抗性治理研究. 诸葛龙,胡金和,王汉荣,许云飞. 2001

[18]吕梁山连片特困地区干鲜果经济林提质增效调查. 冯丽萍,张晓宇,石磊,乔永胜,张京社. 2016

[19]乳酸菌在食醋酿造中的应用. 畅功民,张春杰,张敏,宋春雪. 2016

[20]两种植物提取物不同比例混合对柑橘全爪螨的毒杀活性. 刘浩强,冉春,李鸿筠,胡军华,姚廷山.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