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栖息场所对玉米螟的诱测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凯

作者: 王凯;郑丽娇;陈彦;张海东;刘培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监测场所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22 年 004 期

页码: 74-76

摘要: 通过利用性诱捕器对玉米螟在田间不同栖息场所的监测,结果表明,玉米螟雄蛾羽化后的栖息场所具有明显差异;小麦田、玉米地周边杂草地是越冬代玉米螟雄蛾的最佳诱测和田外防控场所;大豆田和花生田是一代玉米螟雄蛾的最佳诱测和田外防控场所.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合成方法和应用进展. 李金涛,王滢秀,张作山,刘钦胜,李旭坤,王霞,江忠萍. 2019

[2]茶园荼毛虫性信息素应用研究. 赵丰华,彭萍,任红楼,龚凤萍,郑杰. 2011

[3]性信息素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徐文华,周加春,沈安国,陈志远,万桂喜,江桂法. 2000

[4]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和诱捕器组合的田间诱蛾效果比较. 左文,巩中军,祝增荣,杜永均,陈灿,程家安. 2008

[5]荔枝蒂蛀虫成虫羽化和交尾习性及性信息素释放节律的研究. 张辉,陈晓琴,江世宏. 2014

[6]赣东地区梨小食心虫成虫性诱剂监测及防治适期研究. 黄冬华,徐雷,谢杰,范芳,周超华. 2017

[7]小菜蛾化学信息素研究进展及应用概况. 戴建青,韩诗畴,杜家纬. 2010

[8]性信息素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与诱杀防治中的作用. 严克华,徐文华,钱泽岭. 2004

[9]灰翅夜蛾属昆虫的性信息素研究概况. 沈君辉,唐大武,黄勇平,杜家纬. 2001

[10]绵山天幕毛虫求偶和交配行为研究. 李咏玲,曹天文,王瑞,韩福生,张金桐. 2010

[11]桃小食心虫性诱芯合理有效使用方法的研究. 李霞,李先伟,赵志国,李捷,马瑞燕,聂磊云. 2011

[12]性诱剂监测和控制向日葵螟应用技术研究. 白全江,云晓鹏,徐利敏,曹丽霞,杜磊. 2013

[13]草地贪夜蛾及其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常亚军,廖永林,蒋兴川,王桂荣,杨斌. 2019

[14]绵山天幕毛虫求偶和交配行为研究(摘要)(英文). 李咏玲,曹天文,王瑞,韩福生,张金桐. 2010

[15]甜菜夜蛾交配行为和能力. 曹卫菊,钱坤,胡毅. 2003

[16]二化螟雄蛾交配行为与精巢大小的关系. 冯波,郭前爽,姚晓明,李迪,程建军,陈庆华,杜永均. 2019

[17]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杀效果试验. 彭玉萍,吴明耀,罗宗秀,蔡红兵,李承江. 2018

[18]黔中地区烟草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田间性诱效果. 范成平,陈恩发,乐俊明,尹旺,李熙全,左锐,左丽诗. 2018

[19]日龄和交配状态对二化螟雄蛾内生殖器特征的影响. 郭前爽,王春荣,宋显东,冯波,陈庆华,杜永均. 2019

[20]诱捕器设置高度和密度对稻纵卷叶螟诱捕效果的影响. 叶春福,蓝建军,李阳,田俊策,吕仲贤,郑许松.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