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焦对冷浸田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文军

作者: 王文军;张祥明;凌国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皖南山区;生物质焦;冷浸田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3 年 14 期

页码: 6220-6221,62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探索生物质焦在冷浸田上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改良冷浸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D优202水稻为材料,采取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用量生物质焦对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生物质焦能够提高冷浸田早期土温,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特别是水稻分蘖期干物质积累明显,比对照增加17.6%~22.7%;增施生物质焦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比对照增加8.7%~14.8%,水稻产量先随生物质焦用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但当用量超过2 250 kg/hm2时产量下降。经过回归分析,计算出最高产量生物质焦用量为2 238.8 kg/hm2。[结论]生物质焦能提高水稻生长发育前期土壤温度,解决冷浸田山阴水冷、水稻前期生长缓慢、易僵苗等问题,促进水稻干物质积累,促进水稻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提高水稻产量。生物质焦可以作为冷浸田的一种改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皖南山区冷浸田高光效水稻品种的筛选. 张祥明,汪根法,王文军,洪国胜. 2013

[2]皖南山区冷浸田水稻垄作覆膜栽培技术研究. 王文军,张祥明,郭熙盛,凌国宏. 2012

[3]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的皖南山区温州光唇鱼种群遗传结构. 胡玉婷,江河,段国庆,凌俊. 2017

[4]皖南有性系茶树品种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测定. 徐奕鼎,王文杰,王烨军,方吴云,丁勇,吴琼,黄建琴. 2011

[5]皖南山区潜育性水稻土剖面性状及无机改良剂改良效果. 王文军,张祥明,凌国宏,万水霞. 2014

[6]皖南山区蚕桑产业现状分析及规模化发展建议-以泾县为例. 陶姗姗,唐春兰,肖立新,王佩云,王杰,叶崇军,刘明辉,李冰. 2023

[7]皖南山区新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程江华,陈辉,闫晓明,陈国建,朱鸿杰,何成芳. 2011

[8]冷浸田中H_2S对水稻毒害作用及改良措施. 林海波,朱青,陈正刚,张钦. 2014

[9]外源物对冷浸田土壤亚铁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崔宏浩,陈正刚,朱青,张钦,卢松,李剑,赵欢,张德平,古雁宾. 2015

[10]冷浸田改良及水稻少耕法栽培技术. 崔宏浩,陈正刚,张钦,朱青,李剑,卢松,张德平,古雁宾. 2014

[11]不同耕作措施对冷浸田亚铁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林海波,陈正刚,张钦,崔宏浩,朱青,张中和,胡萍. 2015

[12]冷浸田亚铁对水稻毒害作用及改良措施. 林海波,朱青,陈正刚,张钦,崔宏浩. 2015

[13]山区低产水稻田障碍因素的诊治改造试验示范. 管叔其,金美林,阎晓明,胡祥民. 1992

[14]不同措施对冷浸田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张赓,李小坤,鲁剑巍,汪金平,熊又升,吴礼树,任涛,张智. 2014

[15]冷浸田改良对水稻根系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杨康,张枝盛,瞿和平,刘伟,杨汉,秦晓银,黄志谋. 2021

[16]氮肥用量和运筹对冷浸田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方林发,张宇亭,谢军,黄兴成,赵亚南,杨林生,石孝均. 2020

[17]不同氮肥用量与施肥时期对冷浸田单季稻生长及农学效率的影响. 王飞,林诚,李清华,何春梅,林新坚. 2017

[18]福建省冷浸田形成、障碍特性及治理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李清华,王飞,何春梅,林诚,李昱,林新坚. 2011

[19]起垄和施肥对冷浸田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 徐祥玉,张志毅,王娟,熊又升,袁家富,王时秋. 2013

[20]我国主要低产水稻冷浸田土壤微生物特征分析. 廖敏,徐培智,解开治,徐昌绪.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