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慧媛
作者: 邓慧媛;李志忠;张凯;李建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浸麻类芽孢杆菌;形态学鉴定;生化管鉴定;16S rDNA测序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
ISSN: 1671-7236
年卷期: 2013 年 40 卷 06 期
页码: 246-2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从健康奶牛瘤胃液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Y-1,体外模拟瘤胃环境增殖Y-1,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反应和16SrDNA基因同源性比较,并对其进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等系统鉴定。结果表明,该细菌为浸麻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acerans),本研究还对瘤胃液中存在该菌的原因做了分析。
分类号: S852.6
- 相关文献
[1]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秦立金,徐峰,刘永胜,王学敏,李全,云兴福. 2018
[2]基于SourceTracker分析牧场环境对乳房炎乳菌群的影响. 孟璐,胡海燕,董蕾,郑楠,王加启. 2023
[3]苎麻脱胶细菌菌株的筛选、分类鉴定与多样性分析. 郑科,段盛文,成莉凤,冯湘沅,刘正初,曾洁,郜明强,彭源德. 2018
[4]'唐元韭黄'采后常温货架期致腐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王祖莲,陈晴,李焕秀,罗芳耀,朱永清,郭云建,高佳. 2020
[5]山麻鸭不同部位肠道形态和肠道微生物区系特点及受日粮鱼油的影响(英文). 杜雪,徐小钦,田勇,沈建良,卢立志. 2016
[6]砂箱中柴油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 杨金凤,曹冠楠,杨正礼. 2011
[7]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不同剩余采食量皖南黄兔盲肠中微生物菌落多样性. 王源朗,齐平平,丁海生,赵辉玲,黄冬维. 2024
[8]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中药复方石苦秦散对腹泻小鼠盲肠的影响. 姜玲玲,许浩翔,周景瑞,雷露,李婷,张亚楠,余波. 2024
[9]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透明质酸钠对猫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张云海,孙海涛,刘公言,王海英,乔莉苹,王珊珊,郭学平,周贝贝,刘策,崔凯. 2024
[10]乌兰察布地区马铃薯疮痂病新型病原菌种类及致病性鉴定. 王越,曹春梅,陈汉,王晓娇,余乾鹏,李学洋,张志凯,胡柏耿. 2024
[11]抗南方根结线虫黄瓜—酸黄瓜渐渗系的筛选及鉴定. 叶德友,钱春桃,陈劲枫. 2011
[12]湖北省桑椹腐烂病病原菌鉴定. 周建华,朱志贤,李勇,莫荣利,于翠,胡兴明,邓文. 2018
[13]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杂种衍生后代SNTE0923形态学、细胞学和白粉病抗性鉴定. 任学军,孙蕾,何莉炜,胡铁峰,孙会改,周印富,林小虎,王洪刚. 2012
[14]我国桔梗上一种新病害匍柄霉叶斑病的病原. 周艳芳,王燕春,赵伟强,徐佳,路培,郑力嘉. 2018
[15]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种衍生后代HBOT 09035形态学、细胞学和白粉病抗性鉴定. 孙蕾,胡铁峰,何莉炜,孙会改,周印富,林小虎,王洪刚. 2012
[16]宁夏春大豆炭疽病病原菌形态学分类鉴定研究. 连金番,杜宜新,赵志刚,罗瑞萍,姬月梅,郝吉兵. 2019
[17]新疆石河子地区明亮熊蜂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冯广余,王建. 2018
[18]新疆马铃薯镰刀菌根腐病发生危害调查及病原菌鉴定. 杨波,郭成瑾,王喜刚,沈瑞清. 2019
[19]枝双腔吸虫的形态学鉴定及分子进化研究. 高俊峰,高忠燕,王丽坤,张显光,崔宇超,侯美如. 2019
[20]冷藏蓝莓致腐霉菌的鉴定及其对果实软化的影响. 王琛,高雅,张晓黎,韩艳秋,吴兴壮.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三氟苯嘧啶复配药剂对白背飞虱的增效作用与田间防效
作者:赵云霞;张学峰;唐艺婷;张凯;刘风刚;曹凯歌;付佑胜;熊战之;陈澄宇
关键词:白背飞虱;联合作用因子;联合作用系数;田间防效
-
稻草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结构和菌群的影响
作者:罗王燕;张凯;李坤;杨顺慧;王广军
关键词:草鱼;稻草;稻渔轮作;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结构;肠道菌群
-
协同创新网络下的江苏省农科院地区所科研组织方式研究
作者:邵青;刘媛媛;孙苏阳;仲秀娟;张凯;王玮
关键词:协同创新;农科院地区所;科研组织方式
-
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的捕食作用及偏好性
作者:唐艺婷;张学峰;赵云霞;张凯;曹凯歌;王孟卿;陈澄宇
关键词:异色瓢虫;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捕食功能反应;捕食偏好性
-
基于DSSAT模型的增温对温室番茄生长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军伟;董建舒;司转运;衣若晨;张凯;范海燕
关键词:DSSAT-CROPGRO-Tomato模型;番茄;气温;产量;情景模拟
-
莲黄颗粒对靶动物猪的安全性评价
作者:闫涛;郭志廷;张景艳;徐国伟;张康;王磊;张小丽;许冠英;陈静;李建喜
关键词:莲黄颗粒;安全性;猪;评价
-
耕作方式和生物炭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土壤氮碳的影响
作者:陈海情;张凯;黄超;王鹏飞;孟晔;安佳慧;刘栩辰;马守田;王兴鹏;刘战东
关键词:施用生物炭;耕作方式;冬小麦;产量;土壤碳;土壤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