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灯诱杀亚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距离与性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海亮

作者: 韩海亮;刘敏;董航顺;赵福成;吕要斌;章金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杀虫灯;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诱杀距离;性比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312-315,3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杀虫灯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杀虫效果,分别对2种害虫人工饲养的成虫进行颜色标记后,在距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不同距离处释放,根据杀虫灯下回收数量确定有效防控距离。同时对高空测报灯和自动虫情测报灯2种不同光源测报灯诱集到的2种害虫的性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距杀虫灯15~45 m内,亚洲玉米螟的回收率随着距离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距灯45 m的回收率最高,为4.95%,在距离增加到60 m时,回收率显著下降。草地贪夜蛾在距灯30 m处的回收率为6.08%,随着离灯距离的增加,雌、雄蛾回收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回收的雌蛾比例减少。杀虫灯在1.2 m高度时对亚洲玉米螟的回收率高于1.5 m和1.8 m, 3个高度雄蛾的回收率均高于雌蛾,随着高度增加,回收率下降,雌蛾的回收比例也呈下降趋势。高空测报灯和自动虫情测报灯捕获的2种害虫雌雄性比均低于0.45∶1,2种害虫的趋光性均存在雄性偏好。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草地贪夜蛾和亚洲玉米螟种内及种间的竞争行为. 施建琴,郭井菲,何康来,白树雄,张天涛,解海翠,王振营. 2021

[2]不同波长诱虫灯对3种玉米害虫的诱集作用. 闫三强,吕宝乾,唐继洪,卢辉,唐雪,苏豪. 2021

[3]不同遗传背景的转Cry1C基因玉米品系的室内抗虫性鉴定. 曾强,周伟,郭欢乐,曹钟洋,彭明,周虹,汤彬,陈志辉. 2024

[4]杀虫灯对水稻害虫的诱杀时间与诱杀效果研究. 成燕清,孙树青,陈晓华. 2013

[5]投射式杀虫灯对玉米螟田间防效的测定. 李敏,赵秀梅,崔佳嵋. 2010

[6]汉江中游流域宜城地区黏虫成虫世代特点分析. 常向前,吕亮,余小清,黄求应,雷朝亮,张舒. 2019

[7]太阳能杀虫灯对盲蝽成虫的诱杀效果. 潘洪生,李国平,李耀发,陆宴辉. 2017

[8]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的环境友好型诱杀技术研究. 马春森,马罡,常向前,杨和平. 2009

[9]杀虫灯诱杀昆虫的有效距离及生态学参数. 季香云,万年峰,蒋杰贤. 2011

[10]3种二化螟防控措施的效果及效益分析. 黄志农,张宗泽,石年珍,文吉辉,李忠良,刘学仙,邹如戈. 2009

[11]性诱剂与诱虫灯结合使用对二点委夜蛾诱捕效果初探. 马广源,党志红,李耀发,程志,潘文亮,高占林. 2015

[12]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环境友好型诱杀技术研究. 马春森,马罡,常向前,杨和平. 2009

[13]天敌友好型LED杀虫灯应用技术. 边磊,苏亮,蔡顶晓. 2018

[14]黑龙江省苹果蠹蛾的发生与防治. 刘延杰,林明极,卜海东,刘畅,冯章丽,顾广军. 2015

[15]基于单片机的杀虫灯智能控制器设计. 陈世雄. 2021

[16]茶园主要害虫种群灯下监测及频振式与LED式杀虫灯的效果评价. 曾明森,刘丰静,何玉仙,王庆森,吴光远. 2010

[17]二点委夜蛾成虫夜间活动规律及对不同杀虫灯管的趋性反应. 李立涛,王新玉,杨利华,刘磊,马继芳,董立,甘耀进,董志平. 2012

[18]杀虫灯在我国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进展. 胡成志,赵进春,郝红梅. 2008

[19]南极半岛邻近水域南极大磷虾商业捕捞群体的年龄结构时空变化. 左涛,赵宪勇,黄洪亮,夏辉,徐玉成,孙坚强,冯春雷,王新良,朱国平,徐鹏翔,李灵智,陈丹. 2012

[20]施氏鲟的性腺分化及养殖水温对其性腺分化的影响. 张颖,孙慧武,刘晓勇,孙大江,曲秋芝.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