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斑潜蝇对冷驯化的响应及不同种群耐寒性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起恺
作者: 张起恺;邢振龙;吴圣勇;徐瑞瑞;雷仲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三叶斑潜蝇;冷驯化;过冷却点;耐寒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3 期
页码: 2781-27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重大入侵害虫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对快速冷驯化和长时冷驯化的响应以及3个地理种群(湖北省武汉市、海南省海口市和安徽省安庆市)的耐寒性,为明确该虫在我国高纬度地区定殖的潜在可能性提供参考。【方法】将海南三叶斑潜蝇种群蛹和成虫在-12、-14、-16、-18、-20、-22和-24℃低温暴露30 min,选择存活率为15%—30%的温度为识别温度。设置5℃为快速冷驯化的驯化温度,12℃为长时冷驯化的驯化温度,将三叶斑潜蝇蛹和成虫置于5℃下1—6 h或置于12℃下1—6 d,再置于识别温度下30 min检测存活率,未驯化的蛹和成虫也置于识别温度下30 min作为对照,比较其冷驯化后低温存活率的差异。另外,设置5个靶标温度,分别为0、-5、-10、-15和-20℃,将3个地理种群的三叶斑潜蝇蛹在靶标温度下冷暴露2 h,比较其存活率差异。最后,利用过冷却点测定仪对3个地理种群蛹的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SCP)进行测定。【结果】三叶斑潜蝇蛹和成虫暴露于-20℃下30 min后,其存活率分别为15.0%、19.6%、21.0%(介于15%—30%),因此将-20℃确定为三叶斑潜蝇的冷驯化识别温度。短时间的5℃低温暴露提高了三叶斑潜蝇蛹和成虫的耐寒性,成虫对快速冷驯化的响应更加积极。1 h和2 h的冷驯化效果最好,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其驯化效果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在6 d内,不同时长的12℃低温暴露均会提高三叶斑潜蝇蛹和成虫的耐寒性且经历不同时长冷驯化后其耐寒性差异较小。在5、0、-5℃的低温暴露下,海南种群与安徽、湖北种群蛹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在-10、-15、-20℃的低温暴露下,海南种群蛹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安徽和湖北种群。安徽(-22.19℃)和湖北(-22.19℃)种群蛹的过冷却点显著低于海南种群(-21.06℃)。【结论】三叶斑潜蝇的耐寒性可以通过快速冷驯化或长时冷驯化获得增强,这可能是三叶斑潜蝇逐步向我国高纬度地区扩散的原因之一。湖北和安徽种群表现出的耐寒性较海南种群强。研究结果有助于预测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越冬分布区域,指导其监测预警及防控。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异色瓢虫成虫冷驯化反应及体内几种酶活力的相关变化. 赵静,陈珍珍,曲建军,张帆,印象初,许永玉. 2010
[2]三叶斑潜蝇过冷却点和冰点的测定. 肖婷,陈啸寅,庄义庆,潘以楼,杨敬辉. 2012
[3]冷驯化对茶尺蠖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段小凤,王晓庆,李品武,田景涛,彭萍,陈世春. 2015
[4]烟草潜叶蛾的过冷却点测定. 薛冬,陈丹,范秀娟,王新伟,王秀芳,赵冲,任广伟. 2014
[5]冷驯化对昆虫耐寒性及其适合度的影响. 郭建英,周忠实,万方浩. 2013
[6]异色瓢虫成虫耐寒能力的季节性变化. 赵静,于令媛,李敏,郑方强,张帆,许永玉. 2008
[7]南方冬作区马铃薯新品种闽薯2号耐寒性鉴定. 罗文彬,李华伟,许国春,林志坚,纪荣昌,许泳清,邱思鑫,汤浩. 2022
[8]河南新乡小麦区荻草谷网蚜的冬季耐寒性研究. 王雪芹,武予清,蒋月丽,李彤,巩中军,苗进,段云. 2021
[9]寄主植物对南亚果实蝇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的影响. 吴开元,陈红松,王国全,田震亚,朱丽珊,李汝雯,周忠实. 2024
[10]美洲斑潜蝇的越冬与耐寒性研究. 雷仲仁,问锦曾,孙福在,吴孔明. 2000
[11]双委夜蛾不同虫态耐寒性及体内生化物质含量变化. 郭婷婷,于志浩,门兴元,于毅,郑长英,孙廷林,张思聪,李丽莉. 2016
[12]不同强度快速冷驯化对广聚萤叶甲成虫耐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周忠实,刘志邦,郭建英,万方浩. 2014
[13]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 孔维娜,王怡,郭永福,高越,赵飞,李捷,马瑞燕. 2019
[14]瓜实蝇耐低温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 黄娜娜,代鹏,符悦冠,金涛,黄求应. 2015
[15]两种寄主植物对烟夜蛾滞育蛹耐寒性影响. 高玉红,张艳丽,赵卫星. 2014
[16]我国大陆红火蚁不同等级和虫态过冷却点的测定. 罗礼智,江幸福. 2009
[17]柑桔大实蝇老熟幼虫和蛹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测定. 李再园,王福莲,张桂芬,李传仁,李咏军. 2014
[18]二化螟温带和亚热带地理种群的滞育特征与抗寒性差异. 吴孔明,林克剑,李火苟,郭予元. 2005
[19]二点委夜蛾过冷却点测定及越冬虫态分析. 马继芳,王玉强,李立涛,刘磊,甘耀进,董志平. 2011
[20]热带两种入侵棕榈害虫耐寒性比较. 王谨,刘向蕊,李艺琼,吕宝乾,彭正强,于永浩,刘态文.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三种药剂与球孢白僵菌对高粱蚜虫的协同控制作用
作者:郭继元;潘昌滨;潘自平;张锡梅;陈晓杰;王小武;唐继洪;严森;吴圣勇
关键词:高粱蚜虫;球孢白僵菌;烟碱类农药;相容性;共毒系数
-
我国豇豆蓟马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吴圣勇;谢文;刘万才;雷仲仁;王登杰;任小云;张起恺;吕宝乾;贺振;唐良德
关键词:豇豆;蓟马;防控技术;IPM
-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取食玉米和水稻后草地贪夜蛾肠道代谢谱的差异
作者:陈玉莹;唐雪;吕宝乾;孙强;唐继洪;卢辉;张起恺;刘卓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肠道代谢;寄主转移;存活率
-
77种植物提取物杀虫活性初步研究
作者:杨学涛;王秀平;彭飞;程才红;吴圣勇;解海翠;杨越冬
关键词:植物源农药;二斑叶螨;西花蓟马;麦长管蚜;杀虫活性
-
豇豆荚螟生物生态学特性与绿色防控研究进展
作者:胡静荣;史彩华;吴明月;李瑾;吴圣勇;张友军;谢文
关键词:豇豆荚螟;危害规律;遗传分化;生态调控;综合防控
-
我国防虫网应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破解对策
作者:吴跃民;燕炳辰;贾倩;张红艳;闫俊杰;尹姣;吴圣勇
关键词:防虫网;小型害虫;田间小气候;绿色防控
-
基于防虫网+的热区豇豆病虫害生态调控策略
作者:王硕;吕宝乾;王树昌;吴圣勇;谢文;张起恺
关键词:绿色防控;生态调控;防虫网+;功能植物;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