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模式探索、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陇、鲁实践调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倩

作者: 张倩;陈倩;江艳军;胡乃娟;樊廷录;孙洪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地膜;回收利用;模式;困境;优化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24 年 06 期

页码: 1294-13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我国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模式经验、面临问题与优化路径,本研究选取甘肃、山东两大代表省份开展实地调研,并比较了不同再利用方式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结果显示:山东一方面通过花生种植制度创新,成功实现地膜减量,另一方面基于行政层级架构回收网络体系,及创新“秸-膜”协同回收模式,大幅降低废旧地膜捡拾含杂率;甘肃通过全链条多主体协同回收利用模式、企业“多功能”集成一体化回收处理模式等创新,实现县域废旧地膜回收全覆盖。此外,1 t废旧地膜(指废旧地膜与秸秆、根系、泥土等的混合物,经分离清理后含杂率为20%~30%,下同)再生造粒的经济效益为20~120元·t~(-1),碳排放量为8.68 kg CO_2e·t~(-1),焚烧发电的经济效益为129~194元·t~(-1),碳排放量为1.83 kg CO_2e·t~(-1)。当前,进一步提升回收利用效率面临着地膜使用不科学、机械设备作业场景较单一、资源配置不科学、财政持续支持困难、废旧地膜再利用产业内生“造血”能力弱等一系列障碍。研究表明,源头减量替代与回收体系建设是我国废旧地膜回收的主要路径,焚烧发电和再生造粒是再利用的主要路径,且焚烧发电的经济和减碳效益均优于再生造粒,解决现有问题,需因地制宜地制定覆膜技术规程,强化地膜生产、销售标准化管控,加强回收、捡拾、处置等机械设备创新,全域统筹配置各项资源,调动各级财政与社会资本长效支持,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市场机制建设等。

分类号: X71

  • 相关文献

[1]互联网环境下北京休闲农业创新发展研究. 郭美荣,李瑾,冯献. 2019

[2]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之争与优化选择探究. 胡勇. 2013

[3]旱作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研究. 范玉平,刘秀艳,王会福. 2009

[4]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分析与优化. 曾福生,刘战平. 2006

[5]鱼糜漂洗水中回收的肌浆蛋白对鲶鱼火腿品质的影响. 韩志慧,李鹏,马俪珍,肖艳. 2015

[6]磁性氧化石墨烯固定化果胶酶. 朱珣之,李强,华楠,季更生,李天程,屠洁,赵翔. 2014

[7]基于单宁酶处理的绿茶茶汤沉淀复溶与回收利用研究. 许勇泉,胡雄飞,陈建新,陈根生,汪芳,尹军峰. 2015

[8]甘肃省农田残膜高效回收及综合利用技术规程. 马彦,杨虎德,冯丹妮,王平生. 2022

[9]畜禽养殖污水消毒技术研究进展. 李同,董红敏,陶秀萍. 2013

[10]江西粮食生产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张道新,彭春瑞,涂田华,谢金水. 2010

[11]从困境中跋涉到稳定中发展——对河北一兽药业有限公司发展历程的追忆与剖析. 陈曦,张永祥,杨义梅,陈景顺. 2014

[12]农业学术期刊困境及发展模式. 贾淑萍. 2014

[13]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推进中的困境及解困路径分析. 张社梅. 2012

[14]目前我国农药营销市场的困境与对策. 沈素文,卢凯,闫微,蒋开堂,汤杰,董义民,杨培,谢晶. 2008

[15]贵州畜牧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困境与对策. 裴晓红. 2009

[16]经济转型期台湾农业推广工作的困境与未来发展方向. 翁志辉,周江梅,曾玉荣. 2007

[17]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的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付长亮. 2014

[18]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王泽胤. 2013

[19]新形势下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陈志兴. 2006

[20]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调查分析. 杨璐,何光喜,李强.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