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菌效应蛋白与水稻互作研究现状及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巫浩翔

作者: 巫浩翔;陆展华;方志强;陈浩;王石光;王晓飞;刘维;何秀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稻瘟病菌;效应蛋白;相互作用;分子机制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3 年 50 卷 012 期

页码: 52-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安全生产关乎食品安全问题.由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真菌病害,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相较于药物防治,抗病品种的培育与应用是控制该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田间稻瘟病菌群体复杂多样、杀菌剂过量施用、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造成小种变异迅速,品种的抗性往往只能维持 3~5 年.稻瘟病菌通过无毒基因的变异产生新的生理小种,逃逸或抑制水稻的免疫系统,实现侵染致病.目前已在稻瘟菌中鉴定出26个无毒基因,其中14个已被克隆,其在病原菌的侵染、定殖和干扰寄主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稻瘟菌效应蛋白和水稻抗性蛋白的互作分子机理研究也不断深入.研究稻瘟菌的致病机理及其与水稻互作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病原菌的作用途径和植物抗病基因响应的免疫反应,以制定更高效、绿色的防治措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稻瘟病菌效应蛋白在水稻细胞转运和分泌的过程、效应蛋白与抗病蛋白互作的研究进展和效应蛋白的区域性分布,讨论和展望了当前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的分子机理研究、抗病育种及病害防控策略提供借鉴.

分类号: S432.1

  • 相关文献

[1]稻瘟病菌效应蛋白MoIEEP1功能初探. 张茜茜,刘文德,李智强. 2021

[2]植物PRRs和NLRs介导的免疫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刘艳艳,丁颖,郑佳秋,宛柏杰,曹婷,刘兴华. 2023

[3]稻瘟病菌株在水稻品种上不同接种顺序的互作效应. 文艳华,何月秋,曾小萍,黄瑞荣. 1991

[4]近年水稻主要线虫病害的研究进展. 杨芳,黄文坤,彭德良,彭云良,姬红丽. 2017

[5]水稻植株中锌镉吸收积累相互作用的研究. 徐晓燕,王岗,关超. 1998

[6]水稻与病原物互作中植物激素功能的研究进展. 柳浪,严芳,任斌,闫大琦,张大伟,林宏辉,周焕斌. 2018

[7]水稻落粒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宋颖娉,宋立明. 2015

[8]水稻叶片衰老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赵春德,张迎信,刘群恩,余宁,朱爱科. 2015

[9]水稻耐高温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刘静妍,闫双勇,张融雪,孙林静,孙玥. 2020

[10]水稻耐低温研究重要进展. 刘静妍,闫双勇,张融雪,苏京平,孙玥,孙林静. 2020

[11]水稻响应缺磷信号的分子调控机制. 孙雅菲,宋科,孙丽娟,秦秦,薛永. 2020

[12]水稻抽穗期的光周期调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王红波,董华林,郑兴飞,殷得所,查中萍,胡建林,游艾青,周黎,徐得泽. 2020

[13]水稻卷叶细胞学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周亭亭,饶玉春,任德勇. 2018

[14]水稻抗稻瘟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曹妮,陈渊,季芝娟,曾宇翔,杨长登,梁燕. 2019

[15]水稻高温胁迫下颖花败育机制及耐热品种开花特性研究进展. 李小湘,潘孝武,刘文强,黎用朝. 2014

[16]水稻穗发芽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张会杰,翟荣荣,叶胜海,朱国富,王俊梅,朱英,张小明. 2018

[17]生长素对水稻根系生长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康书静,钱前,朱丽. 2014

[18]稻米品质调控的分子基础及非生物胁迫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牛淑琳,唐苗苗,杜晨阳,王增兰,谢先芝,郑崇珂. 2022

[19]水稻抗旱性研究进展. 邢俊连,陈思蓉,孙炳蕊. 2024

[20]水稻香味基因Badh2的功能和效应分析(英文). 刘之熙,闵军,刘三雄,刘利成,胡敏,李咏谊.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