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两熟制种植的早熟冬小麦新品种冀麦37号的选育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淑琴
作者: 陈淑琴;路香彩;张耀泉;蒋春志;毛沛;霍艳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冀麦37号;选育;推广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1998 年 2 卷 02 期
页码: 1-4
摘要: 根据遗传学原理,将6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亲本,经过组配—选择—再组配—再选择以及辐射等方法,使多个早熟材料的早熟基因以及其它目标性状逐步重组、累加,选育出集早熟、抗寒、高产、优质于一体的冀麦 37号新品种。该品种一般产量为 6 000~7 500 kg/hm~2,与对照相当,高的可超过 9 000 kg/hm~2。熟期较对照早 4~5 d,能为下茬多提供积温 100~130℃。它的育成填补了河北省冀中南两熟制种植区早熟冬小麦品种的空缺。在河北、山东、新疆等省(区)累计推广面积 930 000 hm~2。1995年新疆定名为新冬 20,1996年河北省认定为冀麦 37号。1997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早熟冬小麦新品种冀麦37号的选育及应用. 张耀泉,陈淑琴,路香彩,蒋春志. 1998
[2]2009-2018年新疆南疆审定小麦品种特性及推广情况分析. 范贵强,方辉,丁银灯,赛都拉·玉苏甫,高永红,黄天荣,周琰,张叶亭,张洋军,尚亚伟,刘梅. 2024
[3]裉饲兼用玉米中原单32号的育成与推广. 唐秀芝,张维强. 2001
[4]优质谷子新品种公谷70选育与推广. 刘晓辉,高士杰,曲祥春,李淑杰. 2006
[5]朝谷系列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赵术伟,陈国秋,张海金. 2008
[6]优良玉米杂交种农大3138的选育与推广. 戴景瑞,赵克明,苏胜宝. 2003
[7]美棉在中国的引种与发展. 汪志国,王思明. 2006
[8]高产大豆新品种齐农10号的选育与推广. 袁明,韩冬伟,王淑荣,张笛,王连霞,马波,王俊强,胡继芳. 2022
[9]粳型香软米品种"云粳20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邹茜,赵国珍,刘慰华,世荣,朱振华,蒋聪,寇姝燕,陈于敏,袁平荣,苏振喜. 2014
[10]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圣豆十号的 选育及推广. 张小燕,李春燕,曹基秋,王素阁,韩宗礼,王书平. 2020
[11]我国橡胶产业升级与关键技术调研报告——橡胶树品种选育及推广选用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祁栋灵,王秀全,黄月球,左雪冬,张志扬. 2010
[12]甜玉米新品种绿色天使选育报告. 杨久臣,李丹,任军,王建民,谢欣,英玉环,杜荣才. 2013
[13]河池市蔗区主栽甘蔗品种的生产表现. 韦素,刘振华,韦良炬,王宇萍. 2022
[14]夏花生新品种冀花3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规程. 徐桂真. 2003
[15]早熟春玉米绥玉7的选育及迅速推广原因的分析. 魏国才. 2005
[16]优良早熟陆地棉新陆早33号的选育及推广. 马晓梅,李保成,李生秀,周小凤,肖光顺. 2009
[17]莜麦新品种晋燕18号的选育与推广. 薛志强,刘根科,张渊,郑普山. 2016
[18]优质、高产、抗逆糯玉米新品种粤白糯3号的选育与推广. 刘建华,胡建广,李余良,方志伟,郑锦荣. 2011
[19]空间育种与粮食安全. 岳福菊. 2010
[20]耐密型玉米杂交种四密21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钱淑玲,李长华,王绍萍,赵万庆,张建新.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新遗传连锁图谱的豇豆抗豆象QTL定位
作者:王彦;范保杰;曹志敏;张志肖;苏秋竹;王珅;王学清;彭秀国;梅丽;武玉华;刘少兴;田胜民;徐俊杰;蒋春志;王伟娟;刘长友;田静
关键词:豇豆;SSR;抗豆象;遗传图谱;QTL定位
-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小麦激素测定中的优化
作者:唐晓东;蒋春志;徐俊杰;张丽;樊翠芹;于翠红
关键词:小麦;激素;高效液相色谱;双pH萃取
-
玉米子粒粗蛋白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作者:于翠红;樊翠芹;张丽;徐俊杰;刘朝芳;蒋春志;唐晓东
关键词:玉米;粗蛋白;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无损检测;偏最小二乘回归
-
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优化及抗逆基因AtNHX5的转化研究
作者:杨权;王月月;刘炎光;蒋春志;张孟臣;张洪霞;张洁;王冬梅
关键词:大豆;子叶节;At NHX5基因;遗传转化;除草剂
-
冀玉13号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作者:王延兵;孟庆民;张全国;刘志强;霍艳爽;李高成
关键词:冀玉13号;播期;密度;施肥;种衣剂;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
冀玉13号高产优质制种技术研究
作者:王延兵;孟庆民;霍艳爽;武玉华;李宝华
关键词:冀玉13号;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
冬小麦新品种冀5265的配套栽培技术
作者:霍艳爽;李子千;王延兵;孟庆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