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葵杂2号植株各器官对氮磷钾吸收积累量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秀苹

作者: 贾秀苹;王德寿;卯旭辉;南彦东;岳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用向日葵;陇葵杂2号;植株器官;氮磷钾;吸收积累量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15 年 08 期

页码: 54-59

摘要: 以油用向日葵品种陇葵杂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向日葵器官中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变化,进一步分析了三要素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苗期各处理根、茎中氮、磷含量最高,随生育期推进,其含量下降。根中钾素含量苗期到现蕾期下降,现蕾期到开花期其含量上升。叶片中钾素含量苗期到开花期上升,开花到成熟期有所降低。花盘中钾素含量苗期到成熟期增多,成熟期达最高。籽粒中氮素含量最高,全植株现蕾期氮素含量最高;开花期磷素、钾素含量最高。陇葵杂2号每形成100 kg籽粒,需N 6.79 kg、P2O51.65 kg、K2O15.52 kg,氮、磷、钾平衡施肥比例为4.1∶1∶9.4。

分类号: S565.5

  • 相关文献

[1]氮磷钾肥对油用向日葵产量、产量性状和养分利用特性的影响. 段玉,国世佳,范霞,张君,安昊,梁俊梅,吴云霞. 2020

[2]夏玉米叶、鞘、茎和穗干物质积累的动力学研究. 许俊香,黄德明,李钰飞,孙钦平,刘本生,李吉进. 2018

[3]油用向日葵部分性状与籽实含油率的相关性研究. 门果桃,安玉麟,郭富国,李素萍,李巧枝. 2001

[4]内蒙古自治区近十年审(认)定油用向日葵品种分析. 杜江洪,王显瑞. 2014

[5]5个油用向日葵品种的稳定性分析. 苏志芳,包海柱,马庆,郝水源. 2014

[6]优质油用向日葵新品种内葵杂4号的选育. 于海峰,安玉麟,李素萍,聂惠,郭树春. 2012

[7]河套地区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模式效果. 杨柳青,李彬瑞,任碧如,段玉. 2015

[8]包衣剂在油用向日葵种子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Ⅱ包衣油用向日葵种子的贮藏. 王德兴,崔良基,魏守恩,于丽. 2003

[9]油用向日葵杂交种巴葵29的选育. 李军,温埃清,柴玉鑫,王刚,任志远,张俊峰. 2012

[10]辽宁省油用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 侯希明,王德兴,孙恩玉. 2010

[11]油用向日葵“巴葵29”播种密度筛选试验. 柴玉鑫,李军,温埃清,王利军,王刚,任志远,张俊峰,杜超. 2017

[12]河套黄灌区油用向日葵氮磷钾肥料效应分析. 安玉麟,郭富国,杨文耀. 2007

[13]油用向日葵杂交种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灰色关联分析. 刘庆鹏,张玮,薛伟,毕经伟. 2016

[14]油用向日葵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及育种选择. 向理军,雷中华,石必显,侯江华,马林,孙逊. 2010

[15]油用向日葵品质形成规律研究. 于海峰,安玉麟,李素萍,聂惠,郭树春. 2010

[16]干旱胁迫对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抗旱性鉴定. 温蕊,侯建华,张艳芳,吕品,马宇. 2018

[17]油用向日葵杂交种陇葵杂5号选育报告. 贾秀苹,卯旭辉,梁根生,王兴珍. 2018

[18]油用向日葵在景泰县品比试验初报. 梁根生,卯旭辉,贾秀苹,王兴珍,裴梦娜. 2019

[19]向日葵籽仁脂肪和脂肪酸含量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建立. 周菲,王文军,刘岩,马军,王静,吴立仁,关洪江,黄绪堂. 2021

[20]油用向日葵籽实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包海柱,高聚林,马庆,胡树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