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致死浓度噻虫嗪对意大利蜜蜂工蜂的生存风险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岳孟

作者: 岳孟;宗伏霖;马昌盛;吴杰;罗术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噻虫嗪;意大利蜜蜂;工蜂;存活寿命;亚致死效应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7 年 33 卷 05 期

页码: 638-6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噻虫嗪是一类较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更广谱、高效、低毒的农药,但它对意大利蜜蜂工蜂的生存风险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糖水混毒法测定了噻虫嗪对意大利蜜蜂新出房蜂(1 d)、哺育蜂(7 d)和采集蜂(22 d)的48 h急性经口毒性,确定其各自的亚致死浓度LC5、LC15和LC25,并分别研究了其在3个亚致死浓度下的生存风险。结果表明,新出房蜂、哺育蜂和采集蜂48 h后LC50分别为248.13、64.18和44.20ng/g。新出房蜂经LC5和LC15处理后其平均存活寿命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经LC25处理后其平均存活寿命与对照缩短19.0 d。哺育蜂经LC5处理后其平均存活寿命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经LC15和LC25处理后其平均存活寿命与对照分别缩短9.2和15.0 d。采集蜂经LC5和LC15处理后其平均存活寿命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经LC25处理后其平均存活寿命与对照缩短10.9 d。上述结果表明噻虫嗪的使用可能会对蜜蜂的生存存在较大风险,因此,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噻虫嗪在中国的田间残留监测,开展半田间和田间条件下噻虫嗪对意大利蜜蜂的风险评价工作。

分类号: S482.3`S895.9

  • 相关文献

[1]氟虫腈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及幼龄工蜂的亚致死效应. 李佳欢,齐素贞,吴黎明,黄少康. 2021

[2]意大利蜜蜂工蜂卵巢发育的研究. 赵亚周,黄家兴,安建东,杜毅. 2010

[3]噻虫嗪对意大利蜜蜂田间毒性效应及残留分析. 郭一凡,申红英,张云毅,郭媛. 2023

[4]不同生态类型中华蜜蜂工蜂体重及个体采集力的比较. 林黎,周春雷,徐祖荫,周文才,韦小平. 2018

[5]中华蜜蜂气味受体基因AcerOR113的克隆与时空表达分析. 杜亚丽,王树杰,赵慧婷,潘建芳,杨爽,郭丽娜,徐凯,姜玉锁. 2017

[6]小峰熊蜂工蜂蛹期发育蛋白质组分析. 李继莲,彭文君,吴杰,彩万志. 2010

[7]不同饲料对小峰熊蜂工蜂群发育的影响. 吴杰,黄家兴,安建东,胡福良. 2009

[8]中蜂雄蜂精液与工蜂中蜂囊状幼虫病毒的检测. 宋文菲,杨爽,苗春辉,梁铖,张学文. 2017

[9]西方蜜蜂工蜂不同虫态发育的转录组学分析. 宋文菲,胡宗文,苗春辉,余玉生,杨爽,李亚辉. 2022

[10]小峰熊蜂Bombushypocrita工蜂蛹期发育蛋白质组分析. 李继莲,彭文君,吴杰. 2010

[11]不同人工育王方式对工蜂的形态差异影响. 张祖芸,余玉生,胡宗文,张学文,王艳辉. 2017

[12]中蜂工蜂巢房大小对其体重影响. 张祖芸,张学文,胡宗文,苗春辉,卢焕仙. 2019

[13]蜜蜂工蜂卵巢发育的影响因素. 汪明明,黄家兴,吴杰,和绍禹. 2010

[14]补充饲喂橡胶蜜对中蜂蜂群春繁的影响. 陈顺安,罗卫庭,宋文菲,黄新球,周春涛,杨爽,张学文. 2016

[15]蜜蜂工蜂纳氏信息素研究进展. 高景林,赵冬香. 2014

[16]3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亚致死效应. 史一荔,刘佰明,许静杨,徐维红,刘茹,胡霞,谷希树. 2018

[17]甲氧虫酰肼与3种药剂对甜菜夜蛾的联合毒力及亚致死效应. 马艳,马艳. 2019

[18]亚致死剂量茚虫威和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螟虫营养指标的影响. 薛钊鸿,鲁艳辉,郑许松,梁齐,吕仲贤. 2018

[19]两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杨亚军,王彩云,徐红星,鲁艳辉,吕仲贤. 2018

[20]七星瓢虫基础研究现状. 段宇杰,何恒果,蒲德强,杨慧,陈琪,陆秋成.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