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水稻白叶枯病菌生理小种及水稻品种对9号小种的抗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佳环

作者: 张佳环;马周杰;刘巍;王继春;邵玺文;凌凤楼;刘一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东北;水稻;白叶枯病菌;生理小种;抗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6 年 03 期

页码: 204-2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东北地区水稻白叶枯病菌生理小种群体的构成及分布,以及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菌9号小种的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水稻白叶枯病菌生理小种群体由6个小种,即Race 1、Race 2、Race 3、Race 6、Race 8和Race 9构成。小种Race 1、Race 2和Race 9在东北三省吉林、辽宁和黑龙江都有分布,小种Race 3和Race 8只存在黑龙江省,Race 6只存在辽宁省。在30个水稻品种中,对9号生理小种表现抗病的有13个,出现频率为43.3%;中抗7个,频率23.3%;中感6个,频率20.0%;感病4个,频率13.3%。本研究为在东北粳稻地区挖掘白叶枯病的抗源,以及利用抗病品种控制白叶枯病危害提供依据。

分类号: S435.111.47

  • 相关文献

[1]云南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型鉴定及主栽品种抗性反应初析. 余腾琼,梁斌,叶昌荣,徐福荣,汤翠凤,毛孝强,戴陆园. 2005

[2]白叶枯病菌拮抗菌筛选及水稻叶围微生物互作研究初报. 赵新华,陈卫良,李德葆. 2000

[3]哈茨木霉NF9菌株对水稻的诱导抗病性. Nzojiyobiri Jean-Berchmans,徐同,宋凤鸣,沈瑛. 2003

[4]五个WRKY转录因子在水稻叶片生长和抗病反应中的表达研究. 缪刘杨,李莉云,刘钊,刘雨萌. 2013

[5]H_2O_2对水稻白叶枯病菌过氧化氢酶相关基因crg表达的诱导作用. 吴茂森,胡俊,何晨阳. 2009

[6]病原细菌诱导型的水稻启动子OsBTF3p的鉴别和克隆. 吴茂森,何晨阳. 2007

[7]抗稻白叶枯病体细胞突变体筛选操作技术体系及其利用. 孙立华,朱作为,汤邦根,王月芳,吕学锋. 1991

[8]广西水稻区试品种(组合)对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 黄思良,文霞,谢玲,任建国,晏卫红. 2005

[9]水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吴茂森. 2007

[10]受水稻白叶枯病菌抑制的水稻结合蛋白OsCtBP-A基因的RNAi分析. 吴茂森,何晨阳. 2007

[11]水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机制研究进展. 王涛,王长春,张维林,严成其,杨玲. 2012

[12]湖北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鉴定. 袁斌,张舒,吕亮,常向前,杨小林. 2015

[13]水稻近等基因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的生理指标研究. 罗宽,刘毅君. 1999

[14]6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鉴定. 史波,吴云雨,陈浩,管昌红,刘凤权,张红生,鲍永美. 2016

[15]水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的基因表达谱分析与差异性表达基因的识别. 田峰,齐放军,何晨阳. 2007

[16]江西油菜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吴彩云,高春华,周继中,刘子荣,欧阳凤仔,张洋,孙明珠,李晓楠,范琳娟,姚健,姚英娟,徐雪亮. 2024

[17]水稻抗稻瘟病的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 2005

[18]食用型向日葵亲本系抗列当水平的评价. 任孝慈,郭容秋,李洋,李晓伟,何中国,王佰众. 2022

[19]中国大豆遗传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研究. 李莹,王志,焦广音,常汝镇. 1991

[20]油菜根肿病病原主要生理小种和品种抗病性鉴定. 季海雯,任莉,陈坤荣,徐理,刘凡,孙超超,李俊,刘胜毅,方小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