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红壤丘陵区水田多熟制种植效益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伟伟

作者: 李伟伟;卞新民;王伟;戴兴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新型种植制度;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5 年 04 期

页码: 29-31+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选取净收入、产投比、化肥生产效益、劳动生产效益、产出能、人体营养满足度6个指标,对地处红壤丘陵区的江西奉新县的新型种植制度进行了多目标综合评价。从粮食安全角度分析,与常规种植制度比较,当季粮食作物产量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而全年粮食产量有较大变化:从纯收入来看,扬花萝卜—金丝搅瓜—晚籼稻的纯收入最高,为25650元/hm2;从产投比来看,油菜—早籼稻—晚籼稻的最高,为4.02;从化肥生产效益来看,冬闲—饲料稻—晚籼稻的最大,为19.82元/kg;从劳动生产效益来看,冬闲—饲料稻(养猪)—晚籼稻的最高,为56.19元/工。综合评价前三位是:冬闲—饲料稻(养猪)—晚籼稻、扬花萝卜—金丝搅瓜—晚籼稻、冬闲—青饲玉米(养牛)—晚籼稻,其加权关联度分别为0.7933、0.7834和0.7420。所得结果与当地调查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分类号: S344

  • 相关文献

[1]高寒草甸区饲用燕麦品种营养价值综合评价研究. 王桃,徐长林,姜文清,周志宇. 2010

[2]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对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辛宗绪,杨久廷,杜海英. 2007

[3]灰色关联度法在烤烟品种重要性状综合评价中的运用. 宋志美,刘乃雁,王元英,刘魁,陈志强,胡海洲,罗成刚,刘少云,李淑英. 2011

[4]14个紫花苜蓿品种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 李岩,徐智明,李争艳,李杨. 2019

[5]基于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鲜食枣果实品质评价. 李慧,魏天军. 2021

[6]基于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对全株玉米青贮综合品质的分析. 任丽娟,陈雅坤,单丽燕,张晓峰,许凤莲,王有月,王思伟,王昆,卜登攀,王建平,赵和平,赵连生. 2021

[7]11个谷子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周花,戴丽君,李永平,黄小兰,马亚平. 2020

[8]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甘肃荒漠绿洲灌区和半干旱灌区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 孙万斌,冯刚刚,马晖玲,刘强,侯向阳. 2017

[9]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盆栽甘薯品种(系)观赏性研究. 邱才飞,袁照年,彭春瑞,钱银飞,邵彩虹. 2011

[10]甘蔗属割手密种云南82-114 F_1代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及分类. 桃联安,经艳芬,董立华,周清明,安汝东,杨李和,朱建荣,郎荣斌. 2015

[11]甘蔗引进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刘晓燕,何红,朱秋珍,王维赞,罗亚伟,粱阗,谢金兰. 2011

[12]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大豆新品系. 卫玲,樊云茜,肖俊红,杨海峰,贾强生,任玉仙. 2005

[13]秣食豆种质资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郭兴玉,陈金沅,张跃鹏,高山,王志锋,于洪柱. 2023

[14]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微型番茄品种. 潘光辉,尹贤贵,杨琦凤,张赟,杨峰. 2009

[15]基于秸秆栽培的黑木耳营养评价与数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刘岩岩,李红,刘贺,赵玉梅,刘俊杰. 2023

[16]耐热大白菜品种(组合)初步评价. 赵大芹,陶莲,潘建春. 2004

[17]干热区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评价. 龙会英,张德. 2024

[18]6个饲草谷子品种(系)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区麦后复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分析. 温蕊,张永虎,陈茜午. 2022

[19]秦王川灌区4个中型狼尾草的大田生产性能比较. 张怀山,代立兰,赵桂琴,夏曾润,杨世柱,王春梅. 2014

[20]灰色系统理论在大白菜新组合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赵大芹,郭惊涛.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