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豆新品种特红1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振刚
作者: 张振刚;郑丽萍;李春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小豆;特红1号;选育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1 年 01 期
页码: 117-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红小豆新品种特红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利用系统选育法,在保定红小豆后代群体中选出变异单株选育而成。2010年5月28日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
分类号: S521
- 相关文献
[1]适合机械收获红小豆新品种齐红3号的选育. 于运凯,王成,曾玲玲,卢环,王立达,王连霞,谭可非,周超,崔秀辉. 2022
[2]红小豆新品种冀红9218的选育. 田静,范宝杰,张晓伟. 2004
[3]红小豆田间除草剂筛选试验. 王成,李卓夫,闫峰,曾玲玲,王宇先,于运凯,刘洋. 2014
[4]不同的氮磷和密度对红小豆伤流量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崔洪秋,祁倩倩,鲁巍,罗奥,姜玉美,张玉先. 2010
[5]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红小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曾玲玲,季生栋,闫锋,王成,卢环,姜元麒,何健南,赵跃坤. 2016
[6]红小豆通红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葛红,汪凯华,陈满峰,缪亚梅,顾春燕,赵娜,王学军. 2017
[7]绿豆和红小豆氮磷钾肥适宜用量初探. 郭中校,王明海,包淑英,徐宁,王桂芳,任军. 2010
[8]红小豆吉红7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王明海,郭中校,刘红欣,王桂芳,栾天浩,檀辉. 2008
[9]出口红小豆辐射抑制发芽创新技术. 刁金男. 2007
[10]天津红小豆的品种选育提纯及栽培. 张洪立,董家行,张春和,吴金荣,马金柱,张旭. 2009
[11]红小豆不同密度、播期、施肥量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赵志强,王巍. 2011
[12]密度对小豆叶片发育和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 王洪皓,乔辉,何伟锋,赵秋. 2020
[13]覆膜和密度对红小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洁,晋凡生,李晓平,韩彦龙,李海金. 2018
[14]红小豆与芸豆AREB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海龙,段立华,方淑梅,李建英,孟文凯,梁喜龙. 2018
[15]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红小豆分离蛋白的提取工艺. 宋龙渊,王静,邓小蓉,张正红,雷用东. 2017
[16]中国红小豆栽培和生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项洪涛,冯延江,郑殿峰,王立志,洛育,王彤彤,赵宏亮,李琬,杨纯杰,王月溪. 2018
[17]大粒红小豆新品种晋小豆7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建宏,韩文清,申虎飞,卫玲,张定一. 2019
[18]几种除草剂对红小豆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李洁,晋凡生,韩彦龙,李海金. 2018
[19]氟磺胺草醚·烯草酮乳油对绿豆及红小豆田杂草药效试验. 王法武,杨微,李洪鑫,冯军,李明,黄金亮,包淑英. 2017
[20]苗期低温胁迫下烯效唑对红小豆根系抗寒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项洪涛,李琬,何宁,王雪扬,郑殿峰,王彤彤,梁晓艳,唐晓东,李一丹.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药剂处理对辣椒病毒病防效试验研究
作者:刘发万;李卫芬;桂敏;冯鹏飞;徐家文;陈国发;郑丽萍;吴征;周杉
关键词:辣椒;病毒病;药剂;筛选
-
深松深度对棉花冠层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马君;王静;李春艳;王亮;师维军;崔建平;田立文;郭仁松
关键词:棉花;深松;冠层结构;光合特征;干物质积累
-
不同LED光质组合对鳄梨砧木组培苗生长和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
作者:黄文静;杨光柱;刘丹丹;李家鹏;郑丽萍;丁仁展;马钧
关键词:鳄梨砧木;组培苗;LED;光质组合;增殖系数;苗高;内源激素
-
农艺与种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以鲜食玉米育种实践为例
作者:冯发强;齐中;李高科;李余良;李武;李春艳;黄振瑞;王少奎
关键词:农艺与种业;鲜食玉米育种实践;专业硕士;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
基于SNP标记揭示中国鲜食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肖颖妮;于永涛;谢利华;祁喜涛;李春艳;文天祥;李高科;胡建广
关键词:鲜食玉米;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遗传距离;选择位点
-
优质高产强筋冬小麦新品种-金石农1号
作者:李诚;付凯勇;刘翔宇;李春艳
关键词:
-
两种增色剂对阿里雌鱼生长及体色调控的研究
作者:姜巨峰;周勇;史东杰;刘肖莲;刘克明;李春艳;韩现芹;牟希东;宋红梅
关键词:雄烯二酮;睾酮;阿里雌鱼;生长;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