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芥(Eruca sativa Mill.)与芸薹属(Brassica L.)3个油用种的远缘杂交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万仓

作者: 孙万仓;官春云;孟亚雄;刘自刚;张涛;李栒;杨随庄;令利军;陈社元;曾秀存;王鹤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芸芥;芸薹属;远缘杂交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5 年 31 卷 01 期

页码: 36-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芸芥 (ErucasativaMill.)与芸薹属 3个油用种 (Brassicanapus,Brassicajuncea ,Brassicarapa)进行杂交 ,共授粉15 990朵花 ,获得 12 5 7个角果 ,711粒杂交种子 ,结角率为 7.86 % ,亲和指数 0 .0 4 5。经形态学鉴定 ,无论芸芥作母本还是芸薹属的 3个油用种作母本 ,F1 植株均为偏母植株。杂交所获得角果的角粒数很低 ,许多角果为空角果 ,但在多数角果中可见到许多败育胚的残迹 ,这些败育胚中可能不乏杂种胚。对角果生长发育测量结果表明 ,远缘杂交角果在授粉后 9d左右停止生长 ,据此推断杂种胚的败育时期可能就在授粉后 9d左右。采用苯胺蓝染色法 ,在荧光显微镜下对芸芥与甘蓝型油菜杂交时花粉在柱头上的黏合、萌发及萌发花粉管在柱头和花柱中的生长、伸长情况的观察结果表明 ,异源花粉很难在柱头上黏合和萌发 ,同时在花粉黏合的部位及其附近柱头乳突细胞内产生大量胼胝质 ;萌发的少量花粉粒 ,其花粉管进入柱头也比较困难。表明芸芥与芸薹属杂交 ,存在严重的生殖隔离障碍 ,而且主要是受精前障碍。

分类号: S333

  • 相关文献

[1]萝卜与芸薹属物种间的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娄丽娜,刘哲,苏小俊. 2015

[2]芝麻菜属与芸薹属属间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张涛,孙万仓. 2003

[3]芸芥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水解酶基因EsXTH1的cDNA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姣荣,方彦,孙万仓,令利军,姜海杨. 2013

[4]化学药剂处理克服芸芥自交不亲和性效果研究. 孙万仓,刘自刚,孟亚雄,张涛,曾秀存,王鹤林,王保成,邵登魁. 2004

[5]芸芥与白菜型油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张涛,孙万仓. 2004

[6]中国芸芥形态特征特性及类型研究. 孙万仓,官春云,孟亚雄,刘自刚,张涛,张金文,陈社员,范惠玲,王保成,邵登魁,武军艳,燕尼,朱惠霞. 2006

[7]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芸芥(Eruca Mill.)的遗传多样性. 孙万仓,范惠玲,孟亚雄,张涛,张金文,王保成,武军艳,邵登魁,朱惠霞,燕妮,赵玉昌. 2006

[8]芸芥(Eruca.sativa Mill)总DNA提取方法及RAPD扩增体系研究. 范惠玲,孙万仓,孟亚雄. 2007

[9]我国芸芥的分布区域和品质特性及研究价值. 杨玉萍. 2001

[10]芸芥(Eruca sativa Mill.)对菌核病的抗性研究. 官春云,李方球,李栒,陈社员,刘忠松,王国槐,孙万仓. 2004

[11]芸芥果胶酸裂解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方彦,杨刚,孙万仓,武军艳,刘自刚,曾秀存,李学才,董云. 2016

[12]中国芸芥遗传多样性RAPD标记分析. 孙万仓,官春云,张金文,孟亚雄,刘自刚,张涛,李栒,陈社元. 2003

[13]小麦远缘杂交的珍贵种质沙丘小麦. 郑殿升,马瑞,刘三才,宋春华. 2000

[14]芸薹属作物油酸脱饱和酶基因(FAD2)拷贝数和序列变异分析. 李柱刚,马荣才,曹鸣庆,崔崇士. 2004

[15]芸薹属作物脂肪酸链延长酶基因(FAE1)拷贝数和序列变异分析. 李柱刚,崔崇士,曹鸣庆,马荣才. 2006

[16]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小孢子胚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谢景,李智军,卢文佳,曾晶. 2015

[17]授粉条件对芸薹属作物种间杂交亲和性的影响. 徐书法,轩正英,冯辉. 2009

[18]上海地区芸薹属蔬菜遗传多样性研究. 杨华,刘灶长,陈海荣,陈亮,罗利军. 2006

[19]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孙慧慧,王力军,闫晓红,叶永忠,魏文辉. 2010

[20]芸薹属DFR基因家族RNA干扰载体的构建. 呼丽君,柴友荣,张建奎,姚永宏.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