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鉴别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和光腥黑穗病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俭俭

作者: 刘俭俭;张建民;陈万权;刘太国;高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小麦光腥黑穗病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检测方法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0 年 016 期

页码: 126-1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由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引起的小麦矮腥黑穗病和由小麦光腥黑穗病菌[Tilletia foetida(Walle.) Lindr]引起的小麦光腥黑穗病都是世界性的病害,小麦矮腥黑穗病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检疫性病害,是麦类黑穗病中危害最大、极难防治的检疫性病害之一,小麦光星黑穗病在我国被列为北京市的检疫对象.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结合染色方法可简便快速区分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和小麦光腥黑穗病菌,2种病原菌的冬孢子壁分别呈绿色网纹荧光及均匀平滑绿色荧光,检测可在5~7 min完成,为快速区分2种病原菌的冬孢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分类号: S435.121.44

  • 相关文献

[1]腥黑粉菌属3种检疫性真菌rDNA-IGS区的扩增及其序列分析. 彭友良,张国珍,陈万权,刘太国. 2006

[2]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技术鉴别小麦矮腥黑穗病病菌和小麦光腥黑穗病病菌冬孢子. 高利,康晓慧,刘太国,刘博,陈万权. 2016

[3]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检测镉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 张卫娜,陈中健,吴秀菊,朱翠,李秀梅,梁锐,陈庄. 2016

[4]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对温度的敏感性. 周益林,段霞瑜. 2012

[5]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与其近缘种的rDNA-ITS序列分析. 张国珍,陈万权,刘太国. 2005

[6]温度对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周益林,段霞瑜,王生荣,王军平,邱焯. 2006

[7]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与其近缘种的rDNA-ITS序列分析. 张国珍,陈万权,刘太国. 2005

[8]马铃薯X病毒研究进展. 陈虞超,聂峰杰,张丽,巩檑,甘晓燕,石磊,宋玉霞. 2016

[9]紫苏叶中甲胺磷的残留检测方法. 赵云,秦信蓉,赵利晖,熊方宇. 2015

[10]清镇市某奶牛场牛结核的检测与净化. 吴位珩,宋大书,田孟林,杨莉,杨茂生,孙启跃,徐景峨. 2014

[11]茶叶咖啡碱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改进与探讨. 刘晓霞,周国兰,何萍,郑文丽,赵华富. 2010

[12]浅谈土壤常规检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林媚. 2017

[13]牛病毒性腹泻流行现状的研究. 姜玲玲,周思旋,史开志,徐洪忠. 2014

[14]鸡T淋巴细胞功能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刘胜旺. 2000

[15]新农药米满、锐劲特在甘监上的残留试验. 段婷婷,陈才俊,秦立新,廖国会,陈湘燕. 2006

[16]稻茬免耕油菜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段婷婷,魏进,叶照春,何永福. 2013

[17]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高月,王耀,胡骁飞,邓瑞广,侯玉泽. 2016

[18]马铃薯黑痣病多重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陈恩发,卢扬,彭慧元,雷尊国,邓宽平. 2014

[19]DP-305423转基因大豆PCR检测方法研究. 吕智超,李飞武,周宁,闫伟,王丕武,张明. 2011

[20]HPLC-VWD法测定猪粪中喹乙醇的残留. 李维,王冉,魏瑞成,张宁,王恬.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