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镰刀菌毒素及其发生风险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史建荣

作者: 仇剑波;董飞;徐剑宏;祭芳;刘馨;俞明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镰刀菌毒素;风险分析;赤霉病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6 年 36 卷 02 期

页码: 129-1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我国小麦产区高频率流行,尤其在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以及黄淮南部,导致小麦中镰刀菌毒素严重污染,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还危害人畜健康。镰刀菌毒素包括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又称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以及伏马毒素(FB)等,可以引起动物消化、神经、免疫以及生殖系统异常,有的还具有致癌作用。本文对我国小麦镰刀菌毒素的发生情况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镰刀菌毒素的风险评估与防控研究的迫切性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人们对小麦镰刀菌毒素污染的认识,保障我国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

分类号: S435.121.45

  • 相关文献

[1]我国小麦镰刀菌毒素污染发生风险分析. 董飞,徐剑宏,仇剑波,刘馨,祭芳,史建荣. 2020

[2]孢子组成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及毒素污染程度影响. 代程程,何灿,董飞,白青云,徐剑宏. 2025

[3]粒径及取样量对小麦中主要镰刀菌毒素定量检测的影响. 董飞,王淑芳,张笑,徐剑宏,史建荣. 2020

[4]小麦镰刀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雷欣宇,李曦,赵珊,郑幸果,仲伶俐. 2021

[5]含水量、储存条件对储存期小麦中DON、NIV毒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姚振宇,殷宪超,俞明正,董飞,祭芳,徐剑宏,史建荣. 2016

[6]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7]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性的遗传研究. 王雅平,王进先,刘伊强. 1992

[8]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和新抗源筛选. 黄昌,牟建梅,刘敬阳,李斌麒,陈凤生,孟静. 2000

[9]30%多·酮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及白粉病田间试验. 姬勇,陈太虎,付佑胜. 2008

[10]小麦抗赤霉病研究进展. 温明星,陈爱大,杨红福,曲朝喜. 2012

[11]小麦赤霉病抗性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杨崇力,赵玲瑛. 1995

[12]宁海县小麦主栽因子对赤霉病为害的影响. 尤爱琴,童相兵,张昌杰,吴健国,柴荣耀,张震. 2011

[13]小麦-长穗偃麦草7E抗赤霉病易位系培育. 张璐璐,陈士强,李海凤,刘慧萍,戴毅,高勇,陈建民. 2016

[14]江苏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协同防控技术. 陈香华,蒋守华,熊战之,李茹,付佑胜,周长勇,汪立新,段亚冰,周明国,赵桂东. 2017

[15]影响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成效的限制因素. 张勇,程顺和,张伯桥. 2005

[16]小麦赤霉病抗源H35的遗传模式分析. 张勇,张伯桥,高德荣,程顺和. 2005

[17]食品加工对小麦制品中DON含量的影响. 李娜,段晓亮,唐朝晖,沈晗,孙辉. 2014

[18]小麦抗赤霉病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杨崇力,赵玲瑛. 1995

[19]中国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及抗性遗传改良. 程顺和,张勇,别同德,高德荣,张伯桥. 2012

[20]赤霉病麦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消解方法研究进展. 关二旗,崔莉,卞科,李萌萌,崔贵金.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