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龙眼反季节栽培技术及对我国龙眼栽培的启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建光
作者: 李建光;潘学文;郭栋梁;韩冬梅;王静;李荣;李烈灵;马大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泰国龙眼;氯酸钾;反季节栽培;技术要点
期刊名称: 中国热带农业
ISSN: 1673-0658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30-34
摘要: 经过连续几年的技术合作指导研究,对泰国龙眼反季节栽培技术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文章从泰国龙眼采果后修剪、枝梢培养、反季节催花技术、成花后的管理、采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详细介绍,并提出一些与我国龙眼栽培不太一样的技术措施,供大家学习参考。
分类号: S667.2
- 相关文献
[1]泰国龙眼生产优势及对我国龙眼产业的启发. 李建光,郭栋梁,韩冬梅,王静,李荣,潘学文,李烈灵,马大军. 2018
[2]反季节香菇生产技术. 曹德宾. 2006
[3]泰国龙眼品种的引进与研究. 黄金松,郑少泉,许家辉,蒋际谋,张泽煌,许玲. 2008
[4]氯酸钾对龙眼花芽分化期若干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 周歧伟,朱建华,黄景芬,朱建武,何全光,黄永敬,徐炯志,黄桂香. 2004
[5]氯酸钾对龙眼催花技术的研究进展. 李建光,潘学文,李荣,戴宏芬. 2003
[6]龙眼药物催化技术探讨. 彭宏祥. 2002
[7]氯酸钾调控龙眼花期试验初报. 陈于福,苏泽春,魏团仁,张红梅,陈继丽. 2006
[8]氯酸钾促进龙眼成花的应用及其机理. 李美英,任立成,王宇光. 2006
[9]龙眼花期调控技术探索. 何文登,黄国卿,陈国庚,张何萍,秦远光. 2002
[10]氯酸钾对重回缩修剪龙眼的催花效应分析. 李建光,郭栋梁,袁沛元,韩冬梅,李荣,潘学文. 2013
[11]露地越冬大白菜品种筛选试验. 罗孝明,祁斌,赵大芹. 2017
[12]四季蜜杧反季节栽培树冠不同部位着果差异分析. 宋淑芳,韦爱琳,农静海,韦德斌,黄台明. 2010
[13]珍稀食用菌金福菇环保节能型反季节栽培技术. 陈君琛,沈恒胜,汤葆莎,钱爱萍,李伟星,郑伯林. 2003
[14]一品红高山反季节栽培技术试验. 林霞,金川,张庆良,黄健. 2003
[15]茶树菇反季节栽培品种比较和出菇方式试验. 魏云辉,熊中良,胡中娥,江绍琳,李玉龙,李友华. 2008
[16]鸡腿菇夏季大田反季节栽培. 曹德宾. 2001
[17]桃反季节栽培良种介绍. 王孝姊. 2012
[18]酿酒葡萄赤霞珠反季节栽培技术试验. 白先进,曹雄军,仁德,李洪艳,管敬喜,杨莹. 2013
[19]杏鲍菇的生产效益. 曹德宾,刘英,王艳芹. 2007
[20]义乌市引进秋期桑椹露天反季节栽培技术初探. 楼文美,刘培刚,朱爱青,金香玲.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土壤中铬的毒性阈值(ECx)及其预测模型
作者:孙晓艺;王萌;秦璐瑶;俞磊;王静;陈世宝
关键词:铬;剂量效应;低剂量毒物刺激效应;毒性阈值
-
高产稳产中强筋小麦新品种-徐麦44
作者:张会云;刘东涛;王静;马红勃;刘静;刘立伟;易媛;朱雪成;冯国华;张娜
关键词:
-
不同喷药机械与药剂组合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太杰;陈兵;杨立;王静;赵静;李翔;唐广兰;王刚;韩焕勇;王方永
关键词:无人机;脱叶剂;棉花;纤维品质;产量
-
棉花不同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比较
作者:梁昌毅;谢云;王静;蒋争军;买里亚木姑·依斯拉依;唐永淳;唐新燕;邹亚茹;王林;崔建平;张娜;蒋从军
关键词:棉花;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品质
-
花椰菜花球中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RT-q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作者:张冠;杨迎霞;陆国清;陈锐;王倩;王梦梦;李荣;姚星伟
关键词:花椰菜;花青素;内参基因;RT-qPCR
-
分子印迹材料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郑依柳;邵华;金芬;金茂俊;王静;佘永新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手性拆分;样品前处理;传感器;手性固定相
-
叶面喷施丹参碳点缓解甘薯低磷胁迫的转录组与代谢组学分析
作者:朱晓亚;张强强;赵鹏;刘明;王静;靳容;于永超;唐忠厚
关键词:甘薯;低磷胁迫;碳点;转录组;代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