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河西地区瓜类作物病毒病的病原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文朝慧

作者: 文朝慧;南志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瓜类作物;病毒病;复合侵染;甘肃省河西地区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12 期

页码: 131-1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甘肃省河西地区瓜类作物病毒病害的主要病毒病原,为当地瓜类作物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自甘肃省河西地区采集有病毒病症状的瓜类作物新叶或果实共37份,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DAS-ELISA)方法对样本进行检测,并采用RT-PCR、CP基因片段测序、序列比对等方法对DAS-ELISA检测呈阳性的代表性样本进行复检。【结果】在37份瓜类作物病毒病样品中,有30份感染了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W)和南瓜花叶病毒(Squash mosaic virus,SqMV),感染WMV、CMV、ZYMV、PRSV-W和SqMV的样品分别占样品总数的40.5%,32.4%,21.6%,21.6%和8.1%,其中27%的样品受2种以上病毒的复合侵染。【结论】该地区瓜类病毒病主要病原为WMV、CMV、ZYMV和PRSV-W,自然条件下常发生复合侵染。

分类号: S436.42`S436.5

  • 相关文献

[1]我国北方地区葫芦科作物病毒病的调查与病原鉴定. 古勤生,PieroRoggero,MarinaCiuffo,RiccardoLenzi,黄学森,李怀方. 2003

[2]国家种质广州甘薯圃病毒种类鉴定及分析. 陈新亮,房伯平,王章英,姚祝芳,杨义伶,黄立飞. 2022

[3]我国辣椒病毒病发生情况及发展趋势 -基于2018年和2019年辣椒主产区的调查. 于海龙,靳远,刘婧,张宝玺,张正海,曹亚从,王立浩. 2020

[4]河南甜樱桃病毒病害调查及病原检测. 刘聪利,李明,赵改荣,李玉红. 2016

[5]我国不同地区番茄主要病毒病种类的分子检测与分析. 陈利达,石延霞,谢学文,曹金强,柴阿丽,李宝聚. 2020

[6]苹果园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四). 窦连登,张红军. 2010

[7]深度测序发现贵阳发生的辣椒病毒病由多种病毒复合侵染所致. 辛敏,曹孟籍,王莉爽,李莉,王锡锋. 2017

[8]瓜类作物细菌性果实腐斑病(BFB)防治研究概述. . 2005

[9]山西瓜类作物育种现状及21世纪展望. 李竹梅,郭俊宏,姚小勇. 2003

[10]瓜类作物抗蚜研究进展. 陈敏炀,梁郸娜,陈学好. 2017

[11]瓜类作物抗蔓枯病研究进展. 徐彦刚,羊杏平,李良俊. 2020

[12]瓜类作物离体雌核诱导单倍体研究进展. 周霞,邓英,陈劲枫. 2020

[13]少籽西瓜嫁接稀植高产高效. 郑高飞. 2002

[14]几种瓜类作物对根际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郝婷,丁小涛,张红梅,金海军,余纪柱. 2014

[15]瓜类作物辐射花粉诱导双单倍体技术研究进展. 刘慧颖,冯翠,吉茹,钱巍,倪维晨,钱春桃,苏小俊. 2023

[16]防治监控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确保瓜类安全生产. 古勤生. 2007

[17]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七十)砧木南瓜种传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田惠,谢学文,李焕玲,魏松红,李宝聚. 2014

[18]三种瓜类作物SSR扩增的通用性与多态性分析. 李楠,张海英,陈年来,王永健,许勇,宫国义,郭绍贵. 2008

[19]瓜类作物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类鉴定及其ITS序列差异性分析. 郑雪芳,蓝江林,曹宜,肖荣凤,葛慈斌,刘波. 2008

[20]根际高温胁迫对6种瓜类作物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思思,张红梅,金海军,丁小涛,余纪柱,朱月林.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