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杀虫剂对棉蚜毒力及多异瓢虫的安全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佳美

作者: 刘佳美;刘冰;王佩玲;陆宴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物源杀虫剂;棉蚜;多异瓢虫;毒力;安全性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21 年 011 期

页码: 2069-20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评价苦参碱、藜芦碱、印楝素对棉蚜的毒力和不同虫态多异瓢虫(卵、1龄幼虫、3龄幼虫、成虫)的毒性,为科学使用植物源杀虫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喷雾塔进行室内定量喷雾,测定苦参碱、藜芦碱、印楝素处理后棉蚜、多异瓢虫的死亡率。【结果】在2 000 mg/L处理下,苦参碱对棉蚜的毒力最高、校正死亡率为89.3%,高于藜芦碱的61.7%和印楝素的57.6%。这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多异瓢虫毒力均较低,2 000 mg/L处理96 h后多异瓢虫卵死亡率分别为16.5%、20.9%和20.9%;处理24 h后,1龄幼虫死亡率分别为29.6%、38.9%和42.6%,3龄幼虫死亡率分别为1.7%、8.3%和5.0%,成虫死亡率均不超过20%。3种植物源杀虫剂处理下的多异瓢虫各虫态死亡率均显著低于100 mg/L吡虫啉。【结论】苦参碱、藜芦碱、印楝素对多异瓢虫安全性较高,其中苦参碱对棉蚜毒力高于其他2种,适合在新疆棉田棉蚜防治中使用。

分类号: S476.2

  • 相关文献

[1]21种化学药剂对新疆棉田主要害虫毒力及对多异瓢虫的安全性. 黄庆超,戴长春,张建萍,陈静,陆宴辉. 2021

[2]氟啶虫胺腈对棉蚜的生物活性及对棉花的安全性. 许冬,丛胜波,武怀恒,黄民松,徐雪,万鹏. 2016

[3]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枸杞棉蚜的防效试验. 李秋荣,李玮,闫佳会,祁全梅,李富刚. 2019

[4]棉田三种瓢虫对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王伟,姚举,李号宾. 2008

[5]棉田优势天敌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捕食功能的研究. 姚举,姬华,王东,孙世龙,张云胜. 2005

[6]种内及种间干扰对多异瓢虫捕食作用的影响. 张仁福,姚举,王伟,张瑜,刘海洋. 2015

[7]不同种类农药对棉蚜的防治效果及对多异瓢虫的安全性评价. 宋冰梅,姜岩,陈鑫,程宛楠,张宇,潘洪生. 2023

[8]转基因抗虫抗除草剂棉花对多异瓢虫捕食棉蚜功能的影响. 李海强,王冬梅,李号宾,徐遥,丁瑞丰,汪飞,阿克旦·吾外士,刘建. 2014

[9]7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对百香果蓟马的毒力和驱避行为测定. 于欢,吴朝波,朱明军,杜荣锴,严崇泽,伍春玲. 2023

[10]11种植物源杀虫活性成分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测定. 刘锦霞,李晶,张丹丹,李娜,付麟雲,丁品,吴孔明. 2023

[11]5种杀虫剂拌种处理对棉花苗蚜的田间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涂学为,安静杰,窦亚楠,高占林,党志红,潘文亮,赵国存,李耀发. 2020

[12]吡唑醚菌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及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 刘同金,李瑞娟,宋国春,付亚萍,赵亚,于建垒. 2019

[13]嘧菌酯对三种蔬菜病害的毒力、防效及安全性研究. 康立娟,韩秀英,马志强. 2004

[14]溴虫腈对桑蓟马的毒力及对桑树安全性的研究. 张坤鹏,武海斌,宫庆涛,蒋丽芬,孙瑞红. 2013

[15]啶虫脒对东亚小花蝽的安全性分析. 侯国望,郭梅燕,李前进,刘馨桧,王海燕,李青燕,李成军. 2023

[16]苯丁锡与溴虫腈混合使用对朱砂叶螨的联合毒力和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杨振国,谢道燕,达爱斯,倪静. 2015

[17]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杀菌剂筛选. 王文桥,韩秀英,张小风,马志强,李红霞. 2007

[18]4种农药对天敌昆虫大草蛉的毒性评价. 蒋立奔,须秋静,唐冬兰,娄天成,张普娟,唐泉,郭成宝,曹荣祥,赵旸. 2023

[19]七种杀菌剂对蘑菇褐腐病菌的药效及对双孢蘑菇的安全性评价. 杜宜新,朱春雨,阮宏椿,石妞妞,甘林,陈福如. 2013

[20]表面活性剂产品"一满除"防控柑桔全爪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姚廷山,王树良,胡军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