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廖伏明

作者: 周坤炉;阳和华;徐秋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差异;杂种优势;相关关系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1998 年 12 卷 0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和新育成的16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为材料,根据11个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以马氏距离为指标,研究了杂交水稻亲本间遗传差异的状况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在16个亲本的120个遗传距离中,80%以上小于2;9个恢复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仅为0.4793,7个保持系间,除湘香2号B外,平均遗传距离为0.7723。说明现有杂交稻亲本间遗传差异较小,尤其是保持系内和恢复系内遗传差异更小。对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表明,现有籼型三系杂交稻亲本间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关系不密切,而杂交稻产量的高低与双亲产量尤其是双亲产量平均值的高低密切相关。说明亲本改良在提高杂交稻产量中极为重要。此外,还对亲本改良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杂交相亲本改良的方法和途径以及杂交稻组合亲本选配原则进行了讨论。

分类号: S511.102

  • 相关文献

[1]杂交粳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刘炜,史延丽. 2002

[2]粳型水稻不同生态型间的遗传差异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刘炜,史延丽,马洪文,王坚. 2004

[3]基于SSR标记的中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分析. 严天泽,钟日超,秦鹏,王凯,杨远柱. 2017

[4]基于SSR标记的中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分析(英文). 严天泽,钟日超,秦鹏,王凯,杨远柱. 2017

[5]基于SNP芯片的二系杂交小麦亲本遗传多样性分析. 侯起岭,杨卫兵,秦志列,郝小聪,岳洁茹,苑少华,梁玉龙,庞斌双,赵昌平,张风廷,孙辉. 2025

[6]黄瓜亲本遗传距离与F_1产量优势相关关系的研究. 高洪斌,司龙亭,宋铁峰,魏毓棠,郭晓雷. 2002

[7]甜菜的杂种优势分析. 陈丽. 1990

[8]杂交中稻粒叶比与再生力的关系. 熊洪. 2000

[9]作物亲本间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蔡健,赵小三. 2002

[10]三系恢复系'Q恢28'恢复特性及其杂种优势分析. 欧阳杰,王楚桃,黄乾龙,管玉圣,何永歆,何清忠,李贤勇. 2021

[11]杂种小麦拔节期磷素吸收的示踪研究. 王志芬,刘益同,施建国,许金声. 1994

[12]甘蓝型油菜亲本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表现. 陈锋,张洁夫,张维,付三雄,陈松. 2016

[13]苏南粳稻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 占新春,张培江,江祺祥,阮新明. 2002

[14]利用SSR共显性判定玉米杂交组合父本效率分析. 滕海涛. 2009

[15]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阚画春,何团结,路曦结. 2001

[16]北方杂交粳稻亲本遗传背景分析. 王昌华,张燕之,华泽田,徐正进,郑文静,赵家铭,刘欣,王辉,周毓珩. 2009

[17]四川省主要杂交稻组合DNA杂合性的比较. 何光华,唐梅,裴炎,杨光伟,谢戎,杨正林,李永红. 1999

[18]北方杂交粳稻骨干亲本遗传差异的SSR标记检测. 邱福林,庄杰云,华泽田,王彦荣,程式华. 2005

[19]我国中籼杂交稻亲本的DNA变异性研究. 裴炎,杨光伟,谢戎. 2000

[20]不同时期水稻主要恢复系、不育系的遗传差异变化研究. 杨正林,赵芳明,钟秉强,彭涛,谢戎,何光华.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