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微萃取GC-MS技术分析果味香味剂成分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燕芬
作者: 马燕芬;卢德勋;罗婷;赵军;吴继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香味剂;香味成分
期刊名称: 中国乳品工业
ISSN: 1001-2230
年卷期: 2009 年 37 卷 06 期
页码: 45-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应用SPME对果味香味剂中香味物质进行萃取,并对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及实验参数加以探讨、优化,进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同时结合GC-MS对萃取的香味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为果味香味剂中香味物质成分的快速测定及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保证。
分类号: TS207.3
- 相关文献
[1]新型膜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植物花香成分的研究. 魏芳,李萍萍,董绪燕,陈洪,余琼卫. 2009
[2]基于SPME/GC-MS联合分析毛尖茶的香气成分. 张小琴,沈强,郑文佳,甘正刚. 2017
[3]烹制加工对板栗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罗凤莲,夏延斌,欧阳建勋,王燕. 2013
[4]SDE/SPME-GC-MS分析苦荞的挥发性香气成分. 余丽,王灼琛,程江华,谢宁宁,黄晶晶. 2015
[5]红松松塔挥发油的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蒙琦,杨鑫,王静,马莺,丁怡. 2010
[6]燕山地区板栗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李杰,王雨,刘诗源,高倩,韩继成. 2021
[7]浸入式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葡萄酒中三唑类农药. 郭亚芸,史红梅,韩晓梅,张晶莹,王哲,丁燕,任凤山. 2017
[8]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芝麻油香气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李萍萍,魏芳,董绪燕,袁钢友,黄凤洪,江木兰,陈洪,余琼卫,冯钰锜. 2009
[9]基于HS-SPME-GC-MS的Bacillus subtilis Czk1挥发性物质的萃取条件优化. 梁艳琼,李锐,吴伟怀,谭施北,习金根,郑金龙,陆英,贺春萍,易克贤. 2021
[10]不同发酵方式对鸭梨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周雪艳,赵一凡,张晓腾,赵国群,关军锋. 2018
[11]不同发酵方式对鸭梨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周雪艳,赵一凡,张晓腾,赵国群,关军锋. 2018
[12]草鱼脆化过程中肌肉挥发性成分变化. 冯静,林婉玲,李来好,杨贤庆,王锦旭,黄卉,胡晓,郝淑贤,吴燕燕. 2016
[13]4个苹果属野生种果实香气成分HS-GC-MS分析. 冯涛,陈学森,张艳敏,苑兆和,王昆,曹玉芬,阎国荣,彭立新. 2010
[14]苦荞粉、苦荞壳及苦荞麸皮挥发性成分分析. 王灼琛,余丽,程江华,谢宁宁,黄晶晶. 2014
[15]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比较雪菊与市售菊花的挥发性成分. 沈维治,邹宇晓,刘凡,施英,廖森泰. 2013
[16]不同提取方法对印度紫檀叶片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郑丽霞,高泽正,吴伟坚,梁广文,符悦冠. 2014
[17]不同干燥方式对蓝莓全粉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 肖尚月,郜海燕,陈杭君,房祥军,徐孝方,黎云龙. 2017
[18]基于HS-SPME-GC-MS法优化酱牛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萃取条件. 李娟,韩东,米思,李侠,张春晖. 2018
[19]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白金针菇中的挥发性成分. 陈智毅,刘学铭,施英,吴娱明,邹宇晓. 2009
[20]香味剂及采食位置对仔猪采食量的影响. 冯占雨,闫轶洁,张天荣,李冠桥.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组学技术在判定奶牛酮病发病中的应用
作者:沙萍;马敏;宝华;张春华;马燕芬;孙天昊;宋利平
关键词:奶牛;酮病;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
-
甘蓝型高油分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187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晏伟;杨德政;秦信蓉;程尚明;赵军;王丹丹;罗雯;鲍坤;喻时周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宝油187;高油分;新品种;隐性核不育;芥酸;硫甙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脂多糖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和凋亡的干预作用
作者:宝华;户春丽;安彦昊;张春华;马燕芬
关键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脂多糖(LPS);炎性损伤;细胞凋亡
-
对标对表有序推进天津市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
作者:张强;谷长山;张大伟;徐廷民;赵军
关键词:
-
茶多酚调控机制及其对奶牛乳房炎的干预作用
作者:宝华;冀思同;张春华;毕力格巴图;马燕芬
关键词:茶多酚;乳房炎;脂多糖;TLR4;NF-κB p65通路
-
以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促进黑龙江省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作者:赵丽平;叶彤;赵军;尹达;杨如鑫;李昕怿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管理机制;农机装备;发展策略
-
茶多酚对围产期奶牛乳腺炎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作者:孙奕烁;安彦昊;马学虎;窦文丽;宝华;马燕芬
关键词:茶多酚;围产期奶牛;乳腺炎;氧化应激;抗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