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野生种割手密杂交F1代SSR鉴定和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春艳
作者: 田春艳;边芯;董立华;吴才文;郎荣斌;俞华先;张钰;桃联安;经艳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割手密;SSR;杂种鉴定;遗传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2 年 010 期
页码: 2021-20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割手密具有宿根性好、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性,是甘蔗育种中利用最多,育种成效最显著的野生种。进一步发掘和利用割手密优良抗逆基因资源对现代甘蔗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得更多优良割手密的真实杂交后代,本研究以2个地方种为母本、3个野生割手密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3个F1群体,共359份杂交后代。并从21对SSR标记中筛选出在双亲中具有多态性且扩增条带清晰的6对SSR标记,基于高通量的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平台进行杂交后代真实性鉴定、亲本指纹图谱分析、遗传相似性分析和特异性条带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出的6对SSR标记对5个亲本材料的分辨率较高,扩增多态性好,每个亲本都具有其特异的SSR指纹,可有效鉴定其杂交后代血缘的真实性;其中,359份F1个体中共鉴定出真杂种262份,3个组合的真杂种率分别为67.77%、75.51%、75.66%,平均值为72.98%。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2个地方种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0,3个割手密两两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53、0.60和0.70,地方种和割手密间为0.38~0.53,种间遗传相似性系数小于种内。亲本特异性SSR位点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3个组合的母本特异性条带遗传率分别为68.47%、80.96%、73.39%,平均值为74.27%,而父本特异性条带遗传率分别为58.90%、76.60%、61.45%,平均值为65.65%,杂交后代具有偏母本遗传倾向,因此,在甘蔗杂交育种中应选择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作为母本。本研究结果为今后割手密杂交后代的鉴定提供了高效、可靠的SSR标记选择,同时鉴定出的真实割手密后代群体可为开展割手密优异性状的遗传研究提供种质材料,为选育超亲遗传株系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斑茅割手密杂种后代真实性鉴定及遗传分析. 方锋学,高轶静,张荣华,宋焕忠,杨荣仲,方位宽,段维兴,罗霆,张革民,李杨瑞. 2012
[2]甘蔗与河八王属间杂种的SSR标记鉴定. 方锋学,张荣华,宋焕忠,杨荣仲,高轶静,区惠平,雷敬超,罗霆,段维兴,张革民,李杨瑞. 2012
[3]SSR分子标记在花生杂种鉴定中的应用. 王辉,KHERA Pawan,李双铃,任艳,袁美,庄伟建,VARSHNEY Rajeev K,郭宝珠,谢联辉. 2015
[4]利用SSR标记鉴定花生杂交F_1代真假杂种. 曹广英,吴琪,王云云,张青云,王秀贞. 2016
[5]龙眼优良杂交株系的SSR鉴定. 魏秀清,许玲,章希娟,许家辉. 2017
[6]花生杂种分子鉴定和ahFAD2基因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袁美,王传堂,韩锁义,任艳,尹亮,石延茂,徐平,王效华,李双铃,郑奕雄. 2017
[7]19个枇杷杂交新品种(系)的SSR鉴定和指纹图谱构建. 胡文舜,邓朝军,许奇志,蒋际谋,姜帆,陈秀萍,郑少泉. 2020
[8]SSR标记鉴定绿豆F_1杂种试验. 赵璇,张耀文. 2019
[9]蓖麻杂交种的SSR鉴定及遗传变异分析. 谭美莲,严明芳,汪磊,王力军,严兴初. 2012
[10]龙眼正反交后代的SSR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胡文舜,黄爱萍,姜帆,蒋际谋,陈秀萍,郑少泉. 2015
[11]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荔枝杂交后代的研究. 田婉莹,孙进华,李焕苓,张蕾,李松刚. 2015
[12]杧果炭疽病抗性杂交群体的构建及SSR分子标记鉴定. 姚全胜,雷新涛,黄忠兴,朱敏,王松标,黄丽芳,马小卫,詹儒林,武红霞. 2010
[13]朮果炭疽病抗性杂交群体的构建及SSR分子标记鉴定. 姚全胜,雷新涛,黄忠兴,朱敏,王松标,黄丽芳,马小卫,詹儒林,武红霞. 2010
[14]基于SSR标记的12个非洲菊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及杂交F1后代鉴定. 刘小飞,于波,任桂萍,余超然,刘冲,孙映波,钟荣辉,冯恩友. 2023
[15]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通用微卫星引物的筛选及其在杂种鉴定中的应用. 杨璞,杨爱国,刘志鸿,周丽青. 2008
[16]不同割手密杂交后的父性遗传分析. 刘洪博,桃联安,懂立华,安汝东,吴才文,经艳芬. 2010
[17]11份割手密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刘洪博,应雄美,毛钧,陆鑫,苏火生,马丽,林秀琴,蔡青. 2013
[18]高粱SSR和EST-SSR标记在割手密中的通用性分析. 徐磊,邢淑莲,姚艳丽,胡小文,刘洋. 2015
[19]割手密野生资源抗逆性研究进展. 赵小坤,毛钧,字秋艳,徐超华,李旭娟,刘洪博,陆鑫,刘新龙. 2020
[20]5种气候生态型割手密F_1和F_2杂种的耐旱性评价. 田春艳,桃联安,俞华先,董立华,经艳芬,边芯,郎荣斌,周清明,安汝东,孙有芳,杨李和.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后代的抗倒伏性评价
作者:俞华先;安汝东;桃联安;经艳芬;郎荣斌;边芯;张钰;刘新龙;刘家勇;赵丽萍;刘洪博;张革民;张保青
关键词:大茎野生种;南涧果蔗;抗倒伏;农艺性状
-
高产抗逆甘蔗新品种云蔗102768的选育
作者:任生林;覃伟;陈学宽;黄应昆;姚丽;张静;吴才文;刘家勇;赵培方;赵勇;昝逢刚;夏红明;赵丽萍;赵俊
关键词:甘蔗新品种;’云蔗102768’;抗逆性;选育
-
强宿根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云蔗101666的选育与评价
作者:张静;杨昆;吴才文;赵培方;夏红明;昝逢刚;姚丽;覃伟;赵丽萍;陈学宽;刘家勇;赵俊
关键词:甘蔗;新品种;云蔗101666;强宿根;选育
-
甘蔗3个育种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变异发掘
作者:田春艳;边芯;郎荣斌;俞华先;桃联安;安汝东;董立华;张钰;经艳芬
关键词:甘蔗;育种性状;SSR;关联分析;优异等位变异;等位变异效应
-
甘蔗属种及其近缘属种蔗茅的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作者:田春艳;李旭娟;李纯佳;毛钧;刘新龙
关键词:甘蔗属;蔗茅;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最优密码子
-
广西地区甘蔗粉垄与旋耕耕作方式下土壤孔隙特征变化
作者:张硕;王松;张钰;张红霞;韦本辉;黄金生;甘磊
关键词:孔隙结构;CT扫描;三维重构;粉垄耕作;甘蔗地
-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在甘蔗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张静;刘家勇;经艳芬;林秀琴
关键词:基因组原位杂交;甘蔗;遗传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