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风送式喷雾机防治效果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邱威

作者: 邱威;顾家冰;丁为民;吕晓兰;孙诚达;陆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果园喷雾机;风送;药液浓度;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农业机械学报

ISSN: 1000-1298

年卷期: 2015 年 46 卷 01 期

页码: 94-99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风送条件下不同农药制剂浓度对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影响,以虫口减退率和病情指数为指标,测试2种农药对梨蚜虫、梨黑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同时利用荧光试剂研究雾滴在冠层内的沉积分布,提出适应风送式施药的药液质量浓度范围。结果表明:果园风送喷雾机行驶速度1 m/s、风机转速1 200 r/min、单侧流量7.2 L/min工作条件下,喷施药液量为0.24 L/棵,比人工喷施减少药量33.3%。风送式喷施0.4 g/L的10%吡虫啉防治梨蚜虫,14 d后防效可以达到人工喷施0.8 g/L农药防治效果,药剂质量为0.096 g/棵,为人工施药的1/3。风送式喷雾防治效果随药液质量浓度增加而提高。风送式喷施0.75 g/L、1.0 g/L、1.5 g/L 3种质量浓度的75%百菌清防治梨黑斑病,第14天防效为46.52%、44.46%、55.63%,防效均显著优于人工喷施1.0 g/L质量浓度的农药。喷施0.75 g/L农药的药剂用量为0.18 g/棵,为人工施药时的1/2。风送式施药雾滴空间分布情况更好,可以参考人工作业减少1/3药液喷施量,同时适当增加药液质量浓度以求达到更好防效,实际喷施药剂量建议为人工作业的1/3~1/2。

分类号: S491

  • 相关文献

[1]3WZ-700型自走式果园风送定向喷雾机. 邱威,丁为民,汪小旵,龚艳,张晓辛,吕晓兰. 2012

[2]自走式果园风送喷雾机的研制. 丁素明,薛新宇,张玲,刘卫华,周良富,蔡晨,秦维彩. 2016

[3]风送式果园喷雾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丁天航,曹曙明,薛新宇,丁素明. 2016

[4]果园喷雾机单双风机风道气流场仿真与试验. 丁天航,曹曙明,薛新宇,丁素明,周良富,乔白羽. 2016

[5]丙环唑和醚菌酯药液浓度、雾滴密度与其对小麦白粉病防效的关系. 孔肖,闫晓静,杨代斌,袁会珠. 2018

[6]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药液浓度、雾滴密度及施药液量对小菜蛾防治效果的影响. 邓维,李永平,李学锋,郑明奇,袁会珠. 2014

[7]机动弥雾法施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小麦蚜虫的雾滴沉积密度与防效的关系. 崔丽,王金凤,秦维彩,尹姣,袁会珠. 2010

[8]药液浓度、雾滴密度与氧乐果防治麦蚜的关系研究. 陈万权,杨代斌,齐淑华,秦庆明. 2000

[9]复方与单味中药提取物对蚜虫的杀灭效果. 戴争,高宗军,孙廷林,李健,任青华,尚佑芬. 2016

[10]手持式风送授粉机研制与试验. 丁素明,薛新宇,蔡晨,秦维彩,方金豹,孙竹. 2014

[11]果园喷雾机具对施药人员体表污染的影响. 王士林,范道全,李雪,周浩,张美娜,闫婷婷,吕晓兰. 2020

[12]双风送静电喷雾中雾滴在果园空间沉积分布试验. 周良富,张玲,薛新宇,秦维彩,陈晨,周晴晴. 2019

[13]低矮型自走式果园喷雾机动力底盘设计. 丁素明,傅锡敏,薛新宇,周良富,吕晓兰. 2013

[14]组合圆盘式果园风送喷雾机设计与试验. 周良富,傅锡敏,丁为民,丁素明,陈健,陈政君. 2015

[15]小型助力推车式果园喷雾机的研制. 蔡晨,薛新宇,丁素明. 2013

[16]果园变量喷雾技术研究现状与前景分析. 周良富,薛新宇,周立新,张玲,丁素明,常春,张学进,陈晨. 2017

[17]果园喷雾机圆环双流道风机的设计与试验. 邱威,丁为民,傅锡敏,汪小旵,吕晓兰,李毅念. 2012

[18]咪鲜·甲硫灵对水稻稻瘟病的室内抑菌活性和田间防治试验. 吴祥,吉沐祥,林永,邹华娇,陈源,赵来成,庄桂花. 2009

[19]两种生物药剂对辣椒蚜虫的防治对比研究. 王燕春,赵伟强,杨春喜,曲宝茹. 2015

[20]防治马铃薯枯萎病药效试验. 纳添仓.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