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距对不同株型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梦平

作者: 杨梦平;潘丽丽;张勇;杨兴勇;董全中;薛红;张明明;李微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株型;株距;品质;产量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377-3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不同株距对黑龙江克拜地区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于2011和2012年在大田栽培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株距因子,6个水平分别是2,3,4,5,7,10 cm;副处理为品种因子,7个水平,3种生态株型,分别是无限多分枝(丰收6号和华疆7734)、无限少分枝(丰收10号和丰收27)和亚有限主茎型(丰收24、克山1号和克福07-935)。结果表明:不同株距条件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显著。随着株距增加,株高在营养生长阶段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在后期呈现先升后降趋势;5节高度和底荚高度降低,主茎节数、分枝数、茎粗、1粒荚、2粒荚、3粒荚、4粒荚、瘪荚、主茎荚和全株荚数升高;百粒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虫粒率和病粒率降低;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升高;产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分枝型材料适宜株距为7 cm,主茎型材料适宜株距为5 cm。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多效唑对大豆矮化及增产的效应. 章迪,郑均娥. 1989

[2]平作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魏然,李阳,СелиховаОльга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张武,于晓光,吴俊彦,崔杰印,位昕禹. 2024

[3]不同株型大豆品种的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邱强,石一鸣,闫晓艳,张伟,高淑芹,董岭超. 2008

[4]不同密度下主茎亚有限型大豆株型及产量的变化规律. 李灿东,赵建有,郭泰,王志新,郑伟,张振宇,郭美玲,刘忠堂. 2014

[5]大豆GmBRI1和GmCPD基因的克隆及在开花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王妙,孙石,吴存祥,许鑫,张鑫鑫,王庆钰,韩天富. 2014

[6]超级杂交水稻的配合力研究进展. 吴俊,邓启云,庄文,常硕其,吴丹. 2013

[7]水稻品种演变的研究进展. 袁江,王丹英,徐春梅,章秀福. 2009

[8]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株型演变. 徐冉,张礼凤,王彩洁,李伟. 2007

[9]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理性状、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明泉. 2014

[10]不同播期、行距、株距对大豆生育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刘健,祁丽敏,刘保才,卢为国,李海朝,雷晨芳. 2014

[11]葡萄“厂”字型整形中株距对品质的影响. 郭绍杰,张建伟,吴新宏,李铭,苏学德,李鹏程. 2015

[12]鲜食葡萄株距处理对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郭绍杰,张静,吴新宏,苏学德,李鹏程. 2016

[13]机械化栽培条件下株距对油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积铭,李爱国,贾英全,宋聪敏,刘桂华,徐桂真,李和平. 2019

[14]不同垄距及株距对鄂薯9号产量的影响. 黄志谋,沈其文,杨新笋,柴沙沙,蔡克桐,耿协议,施仕胜. 2015

[15]施氮量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稻结实期养分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马均,孙园园,杨志远,徐徽,熊洪,徐富贤. 2014

[16]不同株距与氮水平对夏玉米全株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王丽学,何峰,仝宗永,张一为,于静,陈丽丽,马毅,王洋. 2021

[17]机插密度对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滕飞,李传友,陈惠哲,朱德峰. 2016

[18]杂交稻不同播种量与株距的机插效果及产量表现. 陈叶平,陈惠哲,许剑锋. 2016

[19]"宽早优"植棉模式下不同株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王洪彬,贺立强,张东风,宋美珍,王海娟,王志刚,刘海燕. 2023

[20]不同株距对温室冬春茬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王浩,买合木提·肉孜,王强,蒋业基,木合甫力·多来提.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