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的阶段性影响和适应性对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春林

作者: 石春林;金之庆;葛道阔;苏高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气候变化;粮食生产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1 年 17 卷 01 期

页码: 1-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CERES Wheat、CERES Rice、SOYGRO等作物模型与大气环流模型GISSTransientRuns耦合 ,分析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冬小麦和大豆生产的阶段性影响。结果表明 :在未来 5 0年 ,由于研究区域增温明显 ,将导致作物生育期显著缩短 ;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的间接影响 ,水稻、冬小麦、大豆作物都呈减产趋势 ;在综合考虑气候变化和CO2 浓度增加对作物的直接影响后 ,单季稻、冬小麦、大豆等都将增产 ,而双季稻区水稻的减产幅度虽有所缓和 ,但减产趋势不变。鉴于气候变化影响 ,提出了若干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

分类号: S162

  • 相关文献

[1]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系统影响的研究前沿. 覃志豪,唐华俊,李文娟. 2015

[2]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粮食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覃志豪#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唐华俊,李文娟,赵书河. 2013

[3]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温度阈值影响研究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熊伟,居辉,许吟隆,林而达. 2006

[4]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性与脆弱性. 谢立勇,李悦,钱凤魁,赵洪亮,韩雪,林而达. 2014

[5]中国粮食生产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系统软件(ASSCG). 张厚--. 1998

[6]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消费及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农业一般均衡模型. 黄德林,李喜明,鞠劭芃. 2016

[7]中国粮食生产的综合影响因素分析. 熊伟,林而达,蒋金荷,李岩,许吟隆. 2010

[8]考虑CO_2肥效作用的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消费的影响——基于中国农业一般均衡模型. 李喜明,黄德林,李新兴. 2014

[9]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模拟评价进展. 包刚,覃志豪,周义,包玉海,萨楚拉. 2012

[10]粮食生产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研究态势分析. 梁社芳,陆苗,范玲玲,吴文斌,杨鹏. 2018

[11]气候及其变率变化对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 朱大威,金之庆. 2008

[12]桑树栽培技术的初探. 黄礼平. 2012

[13]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的灌浆速率及产量结构. 张平平,刘婷婷,马鸿翔,姚金保,耿志明,杨丹. 2012

[14]长江中下游薯区品种区域试验概况和产业发展建议. 邱军,李育明,卢跃华,王大一,孙明芳. 2005

[15]长江中下游深部构造及其中生代成矿动力学模式. 刘博,李三忠,王鹏程,刘鑫,李玺瑶,赵淑娟. 2018

[16]长江中下游水稻生产波动特征及成因分析. 徐春春,陆建飞. 2019

[17]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新品种丰产稳产性的评价. 姚金保,张鹏,马鸿翔. 2019

[18]苏皖鄂地区一季稻产量灾损的风险区划. 黄维,杨沈斌,石春林,于庚康,高苹,陈德,王萌萌. 2018

[19]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品种区域试验籼稻稻瘟病抗性分析. 郝中娜,毛雪琴,柴荣耀,王艳丽,孙国昌. 2019

[20]长江中下游中籼杂交稻区试品种产量成因性状分析. 刘书通,李春生,方福平,张小惠,毛一剑,孔宪琴,张克勤,吴荣梁.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