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冠层氮素的垂直分布及光谱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纪华

作者: 王纪华;王之杰;黄文江;马智宏;刘良云;赵春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氮素;垂直分布;反射光谱

期刊名称: 遥感学报

ISSN: 1007-4619

年卷期: 2004 年 8 卷 04 期

页码: 309-3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考察了田间条件下冬小麦主要生育阶段冠层氮素、叶绿素的垂直分布及其光谱响应。不同叶层的叶片含氮量按上 (冠层顶部向下至 1 / 3株高处 )、中、下层的顺序呈明显下降的梯度 ,全生育期不同土壤施氮处理平均 ,上、中层间相差 1 3 3% ,中、下层间相差 2 9 5 %。在生育前期 ,各层叶片的含氮量随土壤供氮水平增高而增加 ,但不同叶层间氮素的梯度相对稳定。到生育中后期 ,中、下层叶片间氮素含量梯度增大 ,且随土壤供氮水平增高而加剧 ,最大时可相差 4 5 3% ;冠层内叶绿素 (a +b)含量的垂直分布规律与氮素含量的垂直分布相类似 ,但对土壤供氮水平的反应上表现出与氮素不尽一致的趋势。不同叶层的光谱特征表现为 ,在土壤低氮水平下 ,不同叶层间在红光波段、短波红外波段 (1 4 0 0nm— 1 80 0nm及 1 95 0nm— 2 30 0nm)的反射率差异显著 ,下部叶层的反射率显著高于上、中叶层 ,但在土壤高氮水平下 ,上述差异消失 ;在近红外平台处 ,不同叶层间反射率按上、中、下顺序降低 ,梯度分布特征明显。利用近红外波段的冠层反射光谱能够很好地反演中下层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对稻茬小麦秸秆干物质和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石祖梁,顾东祥,张传辉,于建光,杨四军. 2014

[2]利用多角度光谱数据探测冬小麦氮素含量垂直分布方法研究. 杨绍源,黄文江,梁栋,黄林生,杨贵军,张东彦,蔡淑红. 2015

[3]用多角度光谱信息反演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垂直分布. 赵春江,黄文江,王纪华,刘良云,宋晓宇,马智宏,李存军. 2006

[4]超高产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孙亚辉,张馨文,刘梦星. 2013

[5]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吸收利用氮素的影响. 聂胜委,黄绍敏,张水清,郭斗斗,张巧萍. 2012

[6]水分和氮素对陇育216冬小麦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何树斌[1,沈禹颖,王冬梅,陆姣云,魏茂宏. 2012

[7]冬小麦冠层不同叶层和茎鞘氮素与籽粒品质关系的研究. 王之杰,王纪华,黄文江,马智红,赵明. 2003

[8]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冬小麦氮含量反演. 刘帅兵,杨贵军,景海涛,冯海宽,李贺丽,陈鹏,杨文攀. 2019

[9]用叶面标记态~(15)N研究冬小麦不同叶位氮素的运转. 王之杰,王纪华,赵春江,黄文江,马智红,赵明. 2004

[10]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冬小麦不同施氮处理颜色特征分析. 文新亚,宋振伟,孔凡磊,张志鹏,陈阜. 2010

[11]基于高光谱的冬小麦氮素营养指数估测. 王仁红,宋晓宇,李振海,杨贵军,郭文善,谭昌伟,陈立平. 2014

[12]追氮时期和施钾量对小麦氮素吸收运转的调控. 郭明明,赵广才,郭文善,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王美,亓振,王雨. 2016

[13]遮阴与氮肥对冬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艾孜孜·居来提,崔月,赵奇,张宏芝,樊哲儒,李剑峰,王重. 2017

[14]基于多层级特征筛选和无人机影像的冬小麦植株氮含量预测. 郭燕,王来刚,贺佳,井宇航,宋晓宇,张彦,刘婷. 2024

[15]拔节至开花期控水对冬小麦氮素吸收运转的影响. 范仲卿,赵广才,田奇卓,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亓振. 2014

[16]施氮对不同品种冬小麦氮素累积和运转的影响. 柴彦君,熊又升,黄丽,袁家富,徐祥玉,刘晔. 2010

[17]不同播期条件下高产冬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及转运效率分析(英文). 李玮,乔玉强,杜世州,赵竹,陈欢. 2016

[18]施氮水平对苇状羊茅反射光谱的影响. 张文,王普昶,罗天琼,陈功,杨春燕. 2015

[19]施氮水平对苇状羊茅反射光谱特征的影响. 张文,王普昶,罗天琼,陈功,杨春燕. 2015

[20]施肥水平对草坪叶绿素含量及反射光谱的影响. 张文,陈功,付薇.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