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河网密刺苦草种群衰退的表观性状特征指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毅

作者: 李毅;杨婉玲;王超;赖子尼;李海燕;刘乾甫;高原;麦永湛;曾艳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密刺苦草;表观性状;有性繁殖;种群恢复;珠江河网

期刊名称: 水生态学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155-1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探讨珠江河网密刺苦草现存种群衰退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可为珠江河网水草床种群复建,珠江河网水生态功能和渔业资源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基础依据.于2017-2019年对珠江河网水草床及其中外海(S3)、小塘(S5)和榄核(S8)的密刺苦草开展调查,利用冗余分析(RDA)和主成分分析(PCA)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密刺苦草的株高、株重、叶片指标等参数与环境因子关系,并结合2019年该区域密刺苦草种群急剧衰退情况探讨其衰退前的表观性状特征指示意义.结果显示,珠江河网密刺苦草衰退前一年度种群表观性状时空分布特征差异明显,S3和S8站位密刺苦草株高、株重等在2月、8月至12月期间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而S5站位密刺苦草上述指标持续增加;12月,不同站位密刺苦草种群出现生长特征分化,S5站位密刺苦草进入花果期,而S3和S8站位密刺苦草则开始衰退.RDA结果显示,密刺苦草株高主要受水深、沉积物中粒径组分及沉积物总磷含量等影响,株重主要受沉积物总磷含量影响,不同站位群丛受到不同环境因子的影响制约.PCA结果显示,密刺苦草的9种表观性状可表征其克隆生长力、有性繁殖力和多年生长力,并决定其种群维持策略:一种以S5站位为代表,种群越冬期保持持续生长力,并进行有性繁殖资源分配,能适应环境变化,种群在次年得以维持和延续;另一种以S3和S8为代表,种群在越冬期生长力减弱,无有性繁殖资源分配,未能有效应对不利环境条件,最终导致两站位种群在次年急剧退化甚至消失.

分类号: Q145.1%Q948.11

  • 相关文献

[1]珠江河网淡水鱼、虾和河蚬重金属污染特性及安全性评价. 谢文平,马丽莎,郑光明,刘书贵. 2019

[2]珠江河网水产品中菊酯类农药残留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价. 赵李娜,赖子尼,张威振,曾艳艺,王超,杨婉玲,李秀丽,高原. 2014

[3]金龟子绿僵菌的藻胶颗粒剂型及其促进种群恢复作用. 王广君,张雄鹏,刘迅,张泽华. 2016

[4]兰州鲇资源量的影响因素及自然种群恢复措施探讨. 杨元昊,王绿洲,李蕾,何双恒,李学智,陈媛媛,周继术. 2013

[5]辛伐他汀抑制德国小蠊实验室种群发展的实验研究. 冷培恩,刘洪霞,王士珍,徐仁权,何国声,何璧梅. 2008

[6]辛伐他汀抑制德国小蠊实验室种群发展的实验研究. 冷培恩,刘洪霞,王士珍,徐仁权,何国声,何璧梅. 2009

[7]珠江河网冬季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王松鸽,赖子尼,麦永湛,刘乾甫. 2019

[8]45份红三叶种质表观性状变异研究. 张鹤山,王志勇,陈志宏,熊军波,田宏,陆娇云,刘洋. 2020

[9]不同养殖模式对柯乐猪肌红蛋白含量和肉色的影响. 杨蓉,林鹏飞,吴光松,黄维江,顾丽菊,任丽群,李平,王鑫,燕志宏. 2019

[10]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核桃品种油用性状综合评价. 徐梦婷,王强,郝艳宾,齐建勋,张赟齐,丁保淼,陈永浩. 2024

[11]干旱条件下不同温度型小麦叶片衰老的表观性状研究. 拉巴扎西. 2006

[12]纳米氧化锌对断奶仔猪血液指标及表观性状的影响研究. 喻兵权,张宏福,陆伟,唐湘芳,邢方军,卢庆萍. 2008

[13]桑沟湾大叶藻有性繁殖特性的观察研究. 高亚平,方建光,张继红,毛玉泽,杜美荣,刘顶海. 2010

[14]胶州湾夜光藻种群动态及其大量繁殖的生态机制. 田达玮,宋书群,陈田田,李照,刘云,梁俊华,李才文. 2017

[15]桑树繁殖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勇,邓文,于翠,胡兴明,莫荣利,朱志贤,熊超. 2017

[16]家畜排泄物对牧草种子传播和萌发的作用. 张静,陈先江,侯扶江. 2017

[17]北冬虫夏草(Cordyceps militaris)主要菌株的超微结构. 吴畏,高新华,钱国琛,崔星明,陈伟,赵建华,唐建芳. 2000

[18]垂直切根对当年羊草构件及繁殖资源分配的影响. 王欢,邓波,陈积山,孙泽微. 2018

[19]抗热满江红品系86-13若干特性的观察. 俞林火,景金富. 1992

[20]凤眼莲有性繁殖与种子结构及其活力研究. 张迎颖,吴富勤,张志勇,刘海琴,王亚雷,王智,张君倩,申仕康,严少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