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抗旱性分子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倩

作者: 李倩;江文波;王玉祥;张博;庞永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苜蓿属;抗旱;分子机制;分子育种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243-2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干旱胁迫是严重限制全球农业生产的环境因素,造成了牧草大量减产。综述了4种重要苜蓿在干旱胁迫下的相关基因以及抗旱育种方面的主要进展,并对苜蓿耐旱性研究的前景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可充分利用生物技术,挖掘抗旱相关基因资源,在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中验证基因功能,阐明苜蓿抗旱应答网络机制,进而从黄花苜蓿中克隆抗旱相关基因,最终通过分子育种手段培养高抗旱性紫花苜蓿新品种。培育耐旱紫花苜蓿新品种是改善其在干旱胁迫下生长、提高其产量的有效途径,通过生物技术获得耐旱紫花苜蓿种质可用于遗传改良,为我国粮改饲政策的实施提供饲草新材料,促进草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S541

  • 相关文献

[1]水稻耐高温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刘静妍,闫双勇,张融雪,孙林静,孙玥. 2020

[2]水稻耐低温研究重要进展. 刘静妍,闫双勇,张融雪,苏京平,孙玥,孙林静. 2020

[3]谷子抗旱机制研究进展. 李红英,程鸿燕,郭昱,段明,马芳芳. 2018

[4]苜蓿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何春年,李展,高微微,佟建明. 2006

[5]蔬菜史话·菜苜蓿. 张德纯. 2011

[6]中国苜蓿属植物适宜性区划. 徐丽君,徐大伟,逄焕成,辛晓平,金东艳,唐雪娟,郭明英. 2017

[7]苜蓿属物种分类研究进展. 刘志鹏,任广朋. 2022

[8]紫花苜蓿. 张文淑. 2002

[9]苜蓿属植物的皂苷类化学成分. 何春年,高微微,佟建明. 2005

[10]菜苜蓿. 张德纯. 2011

[11]中国苜蓿属植物与新疆苜蓿种质资源的优势. 李捷,张清斌,杨刚. 1997

[12]苜蓿属植物苗期耐盐指标筛选及耐盐性综合评价. 田小霞,毛培春,张琳,郭强,孟林. 2018

[13]新疆野生苜蓿属种质资源表型变异分析. 郑兴卫,李聪. 2017

[14]苜蓿属分类学研究动态及对中国苜蓿属分类研究的初步探讨. 申玉龙. 1993

[15]苜蓿属不同物种叶绿体基因组结构比较及亲缘关系分析. 田春育,李志勇,刘倩,于林清,武自念. 2021

[16]中国苜蓿属植物与新疆苜蓿资源的优势. 李捷,张清斌. 1997

[17]防旱抗旱的基本对策是发展节水农业. 贾大林. 1997

[18]黑米花色苷调节脂质代谢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侯方丽,张瑞芬,张名位,徐金瑞. 2016

[19]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研究进展. 陈倩,洪广成,胡骏,秦小健. 2018

[20]拟南芥早期胚胎模式建成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璐,陈洪宇,赵洁.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