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木薯品种桂热10号的选育和栽培要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蕊蕊

作者: 陈蕊蕊;周时艺;韦云东;郑华;盘欢;李军;罗燕春;付海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木薯;桂热10号;选育;栽培

期刊名称: 农业研究与应用

ISSN: 2095-0764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14-19

摘要: 为了打破传统木薯行业发展瓶颈,应对木薯行业转型的迫切需求,培育出氢氰酸含量低、可鲜食,支链淀粉含量高、糯性强的木薯糖水专用新品种。以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平旺乡横过村采集地方糯米木薯种质“糯米糍”为材料,经过系列比较试验,选育出桂热10号。在区域性和生产性试验中,桂热10号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29.45 t/hm2和32.41 t/hm2,比主栽食用品种SC9增产6.81%和8.64%,5年平均支链淀粉含量89.48%,比对照提高了6.75个百分点,氢氰酸含量12.6mg/kg,粗纤维3.41%,粗蛋白4.79%,β-胡萝卜素0.21 mg/100g。2020年11月3日获得“热带作物品种审定证书”[热品审2020001]。桂热10号具有高支链淀粉,低氢氰酸、可鲜食,糯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合加工成木薯糖水;可在广西、广东、福建、江西等相似生态区域的木薯种植区推广种植。

分类号: S533

  • 相关文献

[1]木薯丰产栽培技术. 李向勇. 2007

[2]木薯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增效栽培措施. 黄慧德,刘恩平,刘海清,李海亮,李光辉,黄媛媛,戴声佩. 2012

[3]木薯宽窄双行起垄栽培模式及机械化种植技术研究. 邓干然,何晓明,吕以志,郑爽,崔振德,覃双眉,何冯光. 2019

[4]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天优1120的培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孙明法,姚立生,严国红,唐红生,朱国永,王爱民,何冲霄,任仲玲,单忠德,孙红芹,万林生. 2008

[5]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天优1120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朱国永,王爱民,何冲霄,任仲玲,单忠德,孙红芹,万林生. 2008

[6]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陈满峰. 2008

[7]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赤谷1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赵敏,李书田,王显瑞,张立媛,刘斌,柴晓娇. 2011

[8]国审水稻新品种金穗8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冯瑞光,孟令启,宁文书,史彩荣. 2008

[9]“超泰”米品种优丰16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冯银喜,王建龙,操成波. 2001

[10]两系杂交中籼组合Y两优646的选育与应用. 宋运钟,徐志灵,邓启云,陈文富,杨伟. 2018

[11]Ⅱ优559的选育及其栽培制种技术. 姚立生,顾来顺,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何冲霄,朱国永,任仲玲,单忠德. 2002

[12]小粒大豆新品种吉育11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王英男,齐广勋,刘晓冬,袁翠平,赵洪锟,李玉秋,董英山,王玉民. 2018

[13]优质高产晚粳苏粳8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乔中英,王建平,朱勇良,谢裕林,黄萌. 2007

[14]露地越冬甘蓝寒玉21的选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秦文斌,戴忠良,潘永飞,潘跃平. 2010

[15]耐热甘蓝暑帝的选育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秦文斌,戴忠良,潘跃平. 2008

[16]优质鲜食大粒蚕豆通蚕鲜8号的选育和栽培要点.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季张娟,陈满峰,葛红,顾春燕,徐建华,任秦国. 2013

[17]青豌29号豌豆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 贺晨邦,王敏,马进福. 2013

[18]优质高产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0号'选育及栽培.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陈满峰,葛红,顾春燕,赵娜. 2017

[19]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1’的选育及栽培.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陈满峰,葛红,顾春燕,赵娜. 2017

[20]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淮麦2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夏中华,孙苏阳,王永军.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