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t基因抗虫棉外源Bt蛋白的差异表达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常丽娟

作者: 宋君;刘文娟;张富丽;王东;尹全;雷绍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转Bt基因抗虫棉;ELISA;Bt蛋白含量;差异表达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1275-12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外源Bt蛋白表达的时空规律,明确Bt蛋白表达量和转Bt基因抗虫棉抗性的内在联系,更加有效降低靶标害虫危害。【方法】采用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蛋白定量检测方法,以转Bt基因抗虫棉鄂抗虫棉1号(GK19)为研究材料,对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组织器官、不同生长时期主茎功能叶和不同生长时期主茎不同叶位叶片的Bt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组织器官Bt蛋白含量存在差异,苗期叶片最高,花、蕾、铃次之,根、茎较低;不同生长时期主茎功能叶Bt蛋白含量呈现出随生长发育时间推进而降低的趋势;不同生长时期主茎不同叶位叶片Bt蛋白含量差异较大,苗期和盛蕾期第1~7叶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盛花期和盛铃期第1~7叶呈现出先缓慢升高后逐渐稳定的趋势。【结论】Bt蛋白在转Bt基因抗虫棉各生长时期,各组织器官都有表达,且表达量呈时空动态变化。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样品制备对转基因抗虫棉外源Bt蛋白定量检测的影响. 刘文娟,张富丽,王东,尹全,雷绍荣,郭灵安,宋君. 2015

[2]渍涝与干旱对不同转Bt基因抗虫棉的影响. 王留明,王家宝,沈法富,张学坤,刘任重. 2001

[3]环境因素对转Bt基因棉Bt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王家宝,王留明,沈法富,张学坤,杨静,刘任重. 2000

[4]转Bt基因棉花杀虫蛋白表达规律及对棉铃虫控制作用研究. 徐丽娜,胡本进,李路,周子燕,胡飞,李昌春. 2015

[5]施氮方式对转基因棉花Bt蛋白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马宗斌,马宗斌,刘桂珍,严根土,邓士政,黄群,李伶俐,朱伟. 2013

[6]江苏沿海农区转Bt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进展. 徐文华,王瑞明,吴春,宋贤利,王凤良. 2005

[7]转Bt基因抗虫棉棉盲蝽防治指标研究. 徐文华,李红阳,王瑞明,左文惠,刘标. 2007

[8]江苏沿海地区Bt棉主栽品种的性状评价. 徐文华,王永山,王义成,宋贤利,杨本国. 2003

[9]射阳棉区棉田盲蝽象灾变规律与综合治理对策. 刘海南,郑央萍,陈建平,徐文华,刘标. 2009

[10]Bt棉不同种植比例对棉铃虫发生量的影响. 徐文华,王瑞明,王永山,钱泽岭. 2004

[11]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的应用技术研究. 钱泽岭,严克华,徐文华. 2004

[12]江苏盐城农区4个Bt棉品种的抗性与生育特性. 钱泽岭,严克华,卢珊,单晓林,曹琴. 2004

[13]转Bt基因抗虫棉田2、3代棉铃虫防治指标研究. 张学坤,王留明,王胜利,周玉,杨静. 2001

[14]转Bt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李孝刚,刘标,徐文华,曹伟,方志翔,刘蔸蔸,贺昭和,韩正敏. 2011

[15]江苏沿海地区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田昆虫种群的影响. 徐文华,刘标,王瑞明,郑央萍,张毅,李孝刚. 2008

[16]棉盲蝽优势种在转Bt基因抗虫棉田的动态分布. 徐文华,卞同洋,刘标,王瑞明,郑央萍. 2007

[17]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蚜消化酶的风险评价. 郭建英,万方浩,夏敬源. 2008

[18]转Bt基因棉田害虫和天敌组成及优势类群时序动态. 张龙娃,柏立新,韩召军,束春娥,董双林. 2005

[19]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抗虫棉外源基因的整合方式. 张保龙,倪万潮,张天真,郭旺珍,徐英俊,姚姝. 2004

[20]陆地棉丰产品系与转Bt基因抗虫棉双列杂交配合力研究. 焦明臻,许琦,王姣娟.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