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葡萄主产区灰葡萄孢菌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泽琼

作者: 王泽琼;刘勇;王榕馨;姜婷;龚林忠;孙中海;吕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葡萄;灰霉病;灰葡萄孢菌;多样性;致病力;湖北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2 年 53 卷 004 期

页码: 1049-10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了解湖北省葡萄主产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多样性,为葡萄灰霉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微生物分离法对从湖北省8个葡萄主产区采集的葡萄灰霉病样本进行灰葡萄孢菌分离,在PDA培养基上观察分离物菌落培养形态并测定菌丝生长速率;利用特异引物对各分离物的Flipper和Boty转座子片段进行扩增,区分转座子类型;扩增Bc-hch基因并用Hha I酶切检测分离物的多态性以区分组群;依据菌丝生长速率、菌落形态及转座子类型挑选4株典型分离物在4个葡萄品种果实上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从病害样本中共分离获得51株分离物,菌落培养形态表明30株分离物为菌核型,20株为孢子型,仅1株为菌丝型,出现频率分别为58.82%、39.22%和1.96%.所有分离物菌丝生长速率均较高,在10.86~13.94 mm/d.分离物只存在2种转座子类型,其中50株为Transposa型,仅1株为Flipper型.Bc-hch基因Hha I酶切多态性鉴定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为GroupⅡ,为狭义的灰葡萄孢菌.分离物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速率最低的WH3在供试葡萄品种上的致病力均最强,其次是Flipper型分离物SX1,菌丝生长速率最高的XN2和菌丝型WH6分离物致病力均较弱,且不同分离物在不同品种上致病力趋势不同.[结论]湖北省葡萄主产区灰葡萄孢菌菌落培养形态较丰富,所有分离物均为狭义灰葡萄孢菌,只存在Transposa和Flipper 2种转座子类型,前者占绝对优势,典型分离物间致病力差异明显.

分类号: S436.631.1

  • 相关文献

[1]设施番茄灰霉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高婧,刘燕,杨永青,狄洁增,王永,康立茹,肖猛. 2023

[2]草莓灰霉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 姜莉莉,田中一久,孙瑞红,宫庆涛,武冲. 2021

[3]山西省蔬菜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检测. 赵晓军,任璐,周建波,殷辉. 2012

[4]电子束辐照对灰葡萄孢菌分生孢子萌发活性及致病力的影响. 张婷,陈召亮,乔勇进. 2011

[5]不同灰霉病菌株对黄瓜幼苗的致病力分析. 沈镝,李宝聚,李锡香,宋江萍,石延霞,王海平. 2009

[6]武夷菌素防治葡萄灰霉病的作用及机理. 李博雅,鲁姸璇,谢家贝,施李鸣,张克诚,葛蓓孛,冉隆贤. 2023

[7]葡萄灰霉病抗性快速鉴定技术与应用. 方献平,查倩,奚晓军,和雅妮,蒋爱丽. 2019

[8]弥勒市葡萄灰霉病菌对4种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 普继雄,周宗山,王娜,冀志蕊,张俊祥. 2021

[9]多组学技术揭示葡萄叶片响应灰葡萄孢菌侵染的抗性机制. 方献平,和雅妮,奚晓军,查倩,张丽勍,蒋爱丽. 2019

[10]湖北葡萄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龚林忠,何华平,刘勇,王会良,艾小艳,王富荣,刘模发. 2018

[11]‘爱神玫瑰’葡萄在湖北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向仕贡,王富荣,刘勇,龚林忠. 2018

[12]纳他霉素采前处理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 李志文,张平,刘翔,集贤. 2014

[13]利用臭氧水溶液防治葡萄果实灰霉病试验. 王恒振,李蕊蕊,王霄倩,管雪强,于跃,高博. 2016

[14]132份葡萄种质资源叶片对灰霉病的抗性鉴定. 刘勇,何华平,王富荣,王会良,艾小艳,朱炜,张杨,甘志猛,龚林忠,张必红. 2024

[15]小麦纹枯病菌中的dsRNA及其与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 张涛,杜文珍,张春燕,陈莹,于汉寿,李伟,陈怀谷. 2015

[16]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形态型和致病力分化. 张艳杰,许换平,沈凤英,李兴红,李亚宁,刘大群. 2017

[17]葡萄霜霉菌株的收集及侵染12个葡萄品种后症状差异分析. 巩培杰,康军,包若煊,王晨,房经贵. 2024

[18]葡萄叶片表型多样性分析. 刘鑫铭,张国海,刘崇怀,郭大龙,樊秀彩,孙海生. 2010

[19]红地球葡萄健康叶片内生细菌多样性分析. 李燕,刘晓,龚林忠,孙其宝,王琦. 2017

[20]蓝莓灰霉病病原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戴启东,李广旭.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