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器械施药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及农药利用率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武云

作者: 张武云;李天娇;靳彦卿;韩鹏;李卫伟;王明;沈晓强;高海燕;曹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蚜虫;植保器械;农药沉积量;农药利用率;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中国植保导刊

ISSN: 1672-6820

年卷期: 2020 年 40 卷 010 期

页码: 83-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2019年在山西万荣开展田间施药试验,研究植保无人机、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背负式机动喷雾机、高压泵喷雾机、背负式电动风送式喷雾器的农药沉积量与利用率,并对比上述器械施药防治小麦蚜虫的效果.结果 表明,植保无人机各处理的农药沉积量、利用率均高于其余4种地面植保器械处理.喷液量0.8~1.2 L/667m2、添加0.5%或1.0%助剂的植保无人机施药处理的农药利用率均在40%以上,最高可达57.31%.应用各器械喷施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 g/667m2(制剂用量)对小麦蚜虫均具良好防效,药后7d防效均在82%以上,地面植保器械施药处理的防效相对优于植保无人机.

分类号: S252.3%S435.122.2

  • 相关文献

[1]植保无人机低空低容量喷雾在茶园的雾滴沉积分布及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王希,何玲,史建苗,范劲松,钟玲,袁会珠. 2019

[2]3种手动喷雾器施药效果初报. 杜蕙,杨芳兰,郑果. 2008

[3]论农药雾滴的剂量及分布对害虫防治效果的影响及其与农药损失的关系. 顾中言,徐德进,徐广春. 2020

[4]常温弥雾植保无人机喷施不同剂型吡虫啉防治棉田蚜虫效果. 王爱玉,薛超,孙福燕,张芸,张建华,杨媛雪,赵鸣,段爱玲. 2021

[5]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蚜虫的控制效果. 姚克兵,于居龙,束兆林,赵来成,缪康,杨红福. 2016

[6]4种杀虫剂拌种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 韩松,全鑫,郭小奇,曹秀,梁九进,刘爱芝. 2018

[7]麦乐1号:防治小麦主要病虫害壮苗增产作用研究. 赵奇,田本志,胡兰,赵杨,吴庆凯,张士良,张国生. 2008

[8]3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比较. 刘爱芝,韩松,郭小奇,梁九进,杨春英,曹秀,鲁传涛. 2017

[9]优拌悬浮种衣剂拌种对小麦蚜虫控制效果及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路子云,李建成,刘文旭,冉红凡,马爱红,杨刚,屈振刚. 2015

[10]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 缪康,束兆林,吉沐祥,赵来成,方继朝,张建华,费子华. 2010

[11]几种常用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田间防治效果研究(英文). 苏贤岩,胡飞,任学祥,叶正和,张学成. 2015

[12]不同药剂组合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的优选试验. 樊明,李红霞,刘旺清,张双喜,裘敏,方亮,魏亦勤. 2013

[13]隧道式雾滴回收施药车的研发. 朱松,张瑞宏,张剑峰,王明友,金亦富,缪宏. 2015

[14]电动和手动喷雾器水稻田喷雾农药利用率及雾滴分布比较. 蒲小明,陈锐明,周松丁,黄爱玲,路征,张景欣,沈会芳,林壁润. 2020

[15]电动单旋翼植保无人机性能试验. 金永奎,薛新宇,秦维彩,孙竹. 2019

[16]电动和手动喷雾器在甜玉米田间喷雾的农药利用率及雾滴分布比较. 白豫博,陈锐明,黄爱玲,路征,张永梅,林壁润,郑奕雄. 2021

[17]农药雾滴在植物叶面的弹跳行为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宋玉莹,曹冲,徐博,冉刚超,曹立冬,李凤敏,赵鹏跃,黄啟良. 2019

[18]不同喷雾机械施药作业对农药沉积率及麦蚜防效的影响. 孔肖,齐鹏,曾爱军. 2018

[19]不同类型界面液滴蒸发特性与农药利用效果研究进展. 曹冲,曹立冬,郑丽,马超,李凤敏,黄啟良. 2017

[20]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农药减量增效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程玲,薛光山,刘永杰,张安盛.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