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野生稻资源保护研究进展(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金伟

作者: 张金伟;谢建坤;万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野生稻;原位保护;异位保护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0 年 02 期

页码: 101-103

摘要: 近20年来,野生稻的生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我国野生稻资源不断减少。为此,学者们对野生稻资源的保护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野生稻原位保护也叫原生境保护,是指在野生稻原始生态环境下,采取一定的人为设施就地保存和保护野生稻种质的方法。这是一种动态保护,其主要目标是保护物种或居群的进化和适应的潜在能力。但是原地保护涉及到自然保护区管理经济开发和自然保护间的矛盾、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有人提出异位保护的方法。异位保护是对野生稻遗传资源的一种静态保护,其目的是在于尽可能完整地保存遗传资源在其原产地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组成。异地保护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科学决策,但异地保护也有不足之处,如不利于遗传进化和多样性的发展,还可能由于遗传飘移和基因重组等原因,使野生稻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基因受到破坏或丢失。也有人认为应采用原位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的方法保护野生稻。

分类号: S511.9

  • 相关文献

[1]我国野生稻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张金伟,谢建坤,万勇. 2010

[2]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原位保护示范区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李杨瑞,黄一波,梁世春,王启德,赖群珍,黎家泳,梁云涛,赵通,徐志健,陈福健,黄娟,李宇钊. 2005

[3]贵州稻种遗传资源收集品的保存现状与展望. 阮仁超,陈惠查,游俊梅,朱玉琴,朱明,陈能刚. 2007

[4]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与展望. 朱明,阮仁超,聂莉. 2007

[5]普通野生稻居群异位保护取样策略研究. 王效宁,杨庆文,云勇,孟卫东. 2010

[6]海南野生稻白叶枯病抗性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初步鉴定. 范伟雅,刘自然,云勇,唐清杰,周世圳,肖晓蓉,郑晓明,杨庆文. 2023

[7]河北唐海原位保护区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 桑永生,刘月,齐广勋,王玉民,刘晓冬,李玉秋,董英山. 2021

[8]原、异位保存东乡野生稻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 余丽琴,徐巧玲,邱兵余,熊玉珍,饶淑芳. 2007

[9]利用SSR分析普通野生稻自然居群交配系统. 刘勇,段永红,王淑红,詹庆才,孙桂华,高立志. 2010

[10]辽宁新宾县原位保护区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Zucc.)遗传多样性分析. 关荣霞,刘秀敏,常汝镇,宁慧霞,袁翠平,刘章雄,邱丽娟. 2006

[11]云南疣粒野生稻的居群遗传结构及其在原位保护中的意义. 高立志,葛颂,洪德元,张炯伟,罗庆延,陶国达,许再富. 1999

[12]云南疣粒野生稻的居群遗传结构及其在原位保护中的意义. 高立志,葛颂,洪德元,张炯伟,罗庆延,陶国达,许再富. 1999

[13]广西玉林野生稻保护区生态现状与原位安全保护. 李杨瑞,王启德,梁世春,黎家泳,赖群珍,徐志健,黄娟,梁云涛. 2006

[14]辽宁新宾县原位保护区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 & ZUCC.)遗传多样性分析. 关荣霞,刘秀敏,常汝镇,宁慧霞,袁翠平,刘章雄,邱丽娟. 2006

[15]野生稻资源分子标记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商榷. . 2003

[16]野生稻与栽培稻体细胞杂交第4代特性研究初报. 皇甫伟国,应成波,裘尧军,陈国,严成其,颜秋生. 2001

[17]利用野生稻选育测253、测258恢复系及测交组合分子标记检测. 黄娟,梁云涛,陈成斌,蔡中全. 2010

[18]野生稻有利基因转移研究进展. 钟代彬,罗利军,应存山. 2000

[19]野生稻可转化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李强,崔玲玲,李玲龙,罗赫荣,曹孟良. 2007

[20]野生稻可转化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李强,崔玲玲,李玲龙,罗赫荣,曹孟良.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