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与粮食安全科学考察研究专题进展(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开文

作者: 潘开文;王学经;唐亚伟;沈裕虎;张林;潘志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粮食安全;生态功能;气候变化;生产潜力

期刊名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ISSN: 1006-687X

年卷期: 2024 年 30 卷 006 期

页码: 1055-10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和发展意义,但其农业发展面临低温、干旱和土壤退化等挑战.本文阐述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三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专题三“农田生态系统与粮食安全”的科学考察背景、思路、研究目标以及取得的新的阶段性进展,旨在揭示农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时空变化及驱动机制,提出优化管理方案以保障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本期专题论文研究聚焦农田土壤管理、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潜力、作物培育、碳平衡、作物品质与利用等方面,结合遥感、建模等技术,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和农业资源利用的策略,为区域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支持.未来研究将进一步关注气候变化影响及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机制,推动“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建设和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粮食生产、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多重目标.(参70)

分类号: S181

  • 相关文献

[1]全球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及其地上地下互作机制研究. 张卫建,邓艾兴,郑建初,朱建国,卞新民. 2008

[2]东北农业气候资源与春玉米生产潜力的时空演变及作物生产应对策略. 陈长青,钱春荣,邓艾兴,张卫建. 2008

[3]江淮水稻生产力对不同增温情景的响应特征及其作用机制. 董文军,张彬,田云录,杨飞,张卫建. 2008

[4]1988-2018年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李旗,陈云江,格桑卓玛,扎西罗布,甘雅文,庄达彬,姚新华,唐天文,孙晓铭,潘开文,张林. 2024

[5]若尔盖高原湿地研究进展. 申格,徐斌,金云翔,陈实,张文博,郭剑,刘航,张玉静,杨秀春. 2016

[6]河北南部平原春甘薯生育期气候因子及其生产潜力的变化. 赵玉兵,孙东磊,李武龙,胡亚亚,韩美坤,马志民. 2019

[7]1961-2015年西南区域单季稻生长季气候年型及其生产潜力分析. 庞艳梅,陈超,郭晓艺,徐富贤. 2021

[8]可持续挖掘草原生产潜力技术及模式. 侯向阳. 2015

[9]气候变暖下东北地区春玉米生产潜力变化分析. 陈长青,类成霞,王春春,张卫建. 2011

[10]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 黄文洁,曾桐瑶,黄晓东. 2019

[11]青藏高原植被物候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马晓芳,陈思宇,邓婕,冯琦胜,黄晓东. 2016

[12]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物候研究的若干进展. 韩炳宏,孔祥萍,周秉荣,石明明,赵恒和,牛得草,傅华. 2019

[13]青藏高原草地地上生物量和理论载畜量(英文). 张宪洲,李猛,武建双,何永涛,牛犇. 2022

[14]星载激光雷达在青藏高原湖泊变迁中的应用研究. 陈思宇,巩垠熙,梁天刚. 2018

[15]青藏高原达则错近1000年来生态系统变化及可能机制. 李秀美,侯居峙,王明达,徐磊. 2021

[16]气候变化对西藏农业生产的影响. 刘国一. 2019

[17]温度对17种高寒草地植物种子大小与萌发特征关系的影响. 田真,张书琴,李文洁,蒋霏飞,陈焘. 2023

[18]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碳库研究进展. 高添,徐斌,杨秀春,金云翔,马海龙. 2012

[19]青藏高原高寒区青稞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弓开元,何亮,邬定荣,吕昌河,李俊,周文彬,杜军,于强. 2020

[20]三江源典型天然草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分布特征. 周少龙,李月梅,张志春,汪生珍,刘鑫,李崇帆,李刚.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